熟悉水戰的傅肜當然知道,敵軍若半渡而擊對大軍的危害性。
所以哪怕是會耽誤些時間,傅肜還是堅持己見率領大軍駕,船離樊城稍遠的漢水下游登陸。
這樣的話,縱使樊城中的魏軍有想對他們半渡而擊,他們也不可能放棄樊城守衛,來到漢水下游對漢軍進行阻截。
當漢軍開始從漢水下游開始渡過漢水時,一切皆不出傅肜所料。
在他的持重行事之下,五千漢軍先鋒順利度過漢水,到達漢水北岸。
可是當五千漢軍到達漢水北岸之后,傅肜并沒有快速朝著樊城而去。
在他的命令下,五千漢軍沿著漢水緩緩西上。
在領軍朝著樊城進發的同時,傅肜一方面命令大軍斥候四處探查敵情。
另一方面他命搭載他們的戰船不要遠離,就在離五千漢軍不遠的漢水之中游曳。
傅肜的這副安排,為的是保障他這五千先鋒大軍的安全。
就算有魏軍對他的先鋒大軍有伏擊,只要漢水上有著漢軍戰船的存在,就不會讓麾下的漢軍感覺陷入絕地,這樣五千漢軍能堅守到后續大部援軍的到來。
畢竟只要不是進入絕地或者軍心潰散的境地,哪怕樊城中的曹休派出兩倍于漢軍的魏軍,在漢軍結陣抵抗的情況下,魏軍數日之內也是無法吃下這五千漢軍的。
未慮勝,先慮敗。
傅肜在一眾漢將中,性格是偏向沉穩的那一類。
在被劉備委任為長沙太守前,傅肜可是擔任劉備的中軍護衛大將一職。
而他能被劉備委任此職,可見他的性格是怎么樣的。
在性格方面,可將傅肜與趙云、陳到相類比。
只是傅肜的這幅良苦用心的安排,卻引起了一人的不解。
這人便是傅肜的兒子,今年方才十八的傅僉。
傅僉年輕氣盛,他在私下里問傅肜道
“今大將軍委任父親為先鋒大將,想的是父親快速趕至樊城,為身后大軍開道安營,可是父親為何反而緩慢行軍呢”
在傅僉的眼中,傅肜的作為有些不像是一個先鋒大將該做的事。
而且傅僉覺得關羽既然委任傅肜為先鋒大將,那傅肜正應該要努力表現,為國朝立下戰功才是。
在去年傅肜隨劉備入荊支援關羽之時,傅肜就將傅僉帶在身邊。
傅肜為的便是讓傅僉在軍中多加歷練,好早日讓他為劉備效力。
因為這種目的,所以他在將傅僉帶在身邊之后,就一直很鼓勵傅僉有不懂的就問,這樣才能讓傅僉學到更多的東西。
于是當傅肜聽到傅僉的疑問后,看著已經與他一般高的傅僉,傅肜拍著傅僉的肩膀教導道
“兵者,兇事也。
今我軍先大軍而入賊軍境中,一舉一動必為賊將曹休所探知。
曹休非不知兵之人,若為父命大軍輕率行軍,曹休可能會設伏以邀我軍。
為父受命先鋒,惟全為功,今若大意之下為賊軍所趁,喪師身死為父不懼,唯懼敗我軍士氣,從而有負國恩”
聽到傅肜這么說,傅僉的臉上浮現若有所思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