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霸是依靠著自身矯健的身姿,才勉強躲過了漢軍的第一輪弩箭襲擊。
夏侯霸看到漢軍僅僅是一輪弩箭襲擊,就讓己方損失了不少人,他心中對漢軍輕視瞬間轉變為憤怒。
夏侯霸用一雙沸騰著憤怒火焰的雙眸,看向眼前正在繼續搭弓的漢軍士卒,他心中并沒有退縮之意。
荊州善弓弩,是天下皆知的事。
在之前魏軍騎軍襲擊漢軍運糧隊時,亦遭到了許多箭失襲擊。
誠然那些箭失襲擊沒有今日眼前這數千漢軍造成的殺傷大,但是這還算是意料之中的損傷。
這時從不遠處快速匯聚而來的上萬魏軍騎軍,已然出現在這片河岸上。
看著四周不斷響起的呼喝聲,知道己方大部已然到達的夏侯霸心中有著莫大的安定。
縱使方才他損失了不少兒郎,但他所率領的數千魏軍鐵騎已經離漢軍的軍陣不足百步。
在這個距離中,憑借著胯下戰馬的高機動性,幾乎是咬咬牙的時間就可以到達。
而只要這數千騎軍沖到漢軍的軍陣前,憑借著己方的速度所帶來的的沖擊力,足以將眼前的這數千漢軍給撕碎。
抱著這種想法,夏侯霸心中沒有絲毫遲疑,他繼續率領著身后的數千魏軍鐵騎朝著前方沖去。
而就在這時,卻月陣中的傅肜又下下達了新的命令。
大黃弩威力是大,但是對士卒的體力消耗也大。
所以當漢軍射完一輪弩箭后,這數百大力士從戰車上退后歇息。
隨后原本站在數百弩手身后的上千弓箭手,開始站到了兩軍之前。
在上千弓箭手上前之后,他們紛紛舉起手中的長弓,朝著前方的數千魏軍鐵騎瞄準。
而與往常不同的是,這上千弓箭手手中搭著的乃是一捆捆集束好的箭失。
每名漢軍弓箭手手上的箭失經過集束之后,至少都有著數支箭失。
夏侯霸可能以為眼前的漢軍僅僅不到三千人,但他不知道的是,這不到三千人的漢軍全部都是當年關羽絕北道之時,就跟隨在他身邊的老兵。
論體力、論經驗、論受訓程度,這兩千七百名漢軍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也唯有這樣的精銳,才能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有能力,有底氣采取以箭集束的殺敵的方法。
當這上千名在荊楚材士中,都足可稱得上精英的弓箭手,將手中的集束箭朝向前方快速奔馳而來的魏軍鐵騎時。
他們在用力將手中的長弓拉成滿月形狀后,便不假思索的將手中的集束箭射出。
在集速箭的數量之下,這輪集束箭射擊給眼前的數千魏軍鐵騎造成極大的殺傷力。
上千名漢軍弓箭手在這一輪射箭中,至少放出了數千支箭失。
而且這數千支箭失因為距離,全都是威力最大的時候射入了密集的魏軍騎軍的陣列中。
再加上卻月陣的特殊構造,所以這數千支箭失幾乎將沖鋒的魏軍騎軍都覆蓋在內。
當這一輪數千支箭失射出之后,距離卻月陣已經不足數十步的魏軍騎兵幾乎是倒下一大片。
一陣陣更大的慘叫聲開始浮現在兩軍陣前,這慘烈的慘叫聲幾乎掩蓋住了魏軍鐵騎踏地的隆隆聲。
兩輪弓弩的殺傷,至少讓上千魏軍騎軍失去了生命。
畢竟現在的曹魏具裝騎軍,還未達到后世南北朝時,那種鐵浮屠形式的可怕的防御程度。
當上千魏軍騎軍摔下馬后,這一幕引起了剩余數千魏軍騎軍陣型中的不小騷亂。
但還未等這騷亂擴散開來,已經趕到友軍身后的上萬魏軍騎軍,卻開始推動著前軍繼續朝著卻月陣而來。
領兵到達的諸位曹魏騎軍將領,如曹泰、司馬懿、蔣濟、文欽等,都已經看到最前方的騎軍已然到達漢軍軍陣之前。
這種情況下,漢軍弓弩已然失去效用。
而任誰都看得出來,能夠采取集束射箭的漢軍,絕對是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