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不知道的是他們眼前的這一幕,本來在數百年后的黃河岸上就會發生。
“一時奔潰,死者相積”。
但是騎軍畢竟不同于步軍,當外圍的魏軍騎軍跑光后,內圍被己方同袍圍堵的魏軍騎軍好似看見生的希望一般,更快速的四處奔逃。
只是卻月陣那里已經布滿魏軍騎軍的尸體,有著那些魏軍騎軍尸體的震懾,所以現在已經很少有魏軍騎軍敢往那里跑了。
胯下的戰馬雖然能給魏軍騎軍潰逃帶來不同一般的高機動力,不久之后河岸上的魏軍騎軍已然越來越少。
能潰逃的都已經潰逃,不能潰逃的早已經躺在地上滿身血污成為“死者相積”中的一員。
就在不久前,數萬魏軍騎軍還像似乎可以撕碎一切的洪流朝著漢軍沖來,密密麻麻令人生懼,似乎數之不盡。
但現在隨著魏軍騎軍大范圍的潰逃之下,從傅肜的視線看去,他眼前的戰場之中,洪流已然消散不見,剩下的只有滿地悲愴。
眾多的魏軍騎軍尸體躺在地上,許多魏軍騎軍的尸體已經面目全非,在上萬匹高大戰馬的踩踏之下,魏軍的尸體上有著許多干癟之處。
戰場中還留下許多戀主的戰馬,它們低下自身的頭顱,用馬鼻拱著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的主人。
見以往討好性的舉動無法如以前一般引起主人的愛撫時,那些戰馬似乎意識到什么。
于是上千匹戰馬紛紛抬起馬首朝天悲鳴起來。
凄愴的悲鳴聲與這時在戰場中依然不斷在響起的漢軍戰鼓聲混為一體,似乎在為那些死去的魏軍騎兵奏響送行曲。
不無數的鮮血從魏軍尸體身下流出,而后順著地勢快速匯聚在一起,朝著數千漢軍的腳下快速流來。
魏軍尸體流出的鮮血,最后匯聚成一條小型的血河。
形如新月的卻月陣在血河的澆灌下,宛如一輪血月倒扣在漢水的河岸上,樓船上的漢軍在看到這一幕后,卻覺得熱血沸騰。
殘月沾血,戰場中屬于敵軍的喧囂已然過去,唯有屬于的漢軍戰鼓依然在敲響著。
而這種熱血沸騰的感覺,在組成卻月陣的那兩千多漢軍士卒心中感覺最強烈。
他們是直面魏軍數萬騎軍攻擊的人,他們當然最能清楚魏軍騎軍方才帶來的威勢。
同時他們也是被關羽從全軍中精挑細選出的善戰之卒,能被關羽選中說明他們都打過不少惡仗。
但就算是這樣,他們一開始在面對帶著無匹之勢呼嘯而來的魏軍騎軍時,心中還是難免出現懼怕。
但是他們在關羽的安排下,組成一種以前從未見過的大陣。
然后他們在這種大陣的幫助下,順利以少勝多,以步克騎,達成了一件似乎不可能完全的任務,這讓他們的心中怎么能不感到熱血沸騰
以步克騎并非沒有名將做到過,但能在將近十倍的兵力差之下,擊敗天下聞名的北方騎兵,這種戰績足以震驚當世。
這一仗將來必定被記載在史書上名傳千古,而他們也將獲得莫大的榮譽。
在意識到這點后,剛剛從大勝中的喜悅清醒過來的數千漢軍士卒,紛紛舉起手中的槊歡呼起來。
沾滿敵人血液的槊尖在被舉起后,敵人的血液順著槊尖沿著槊身緩緩下流,最后一點點滴落在兩千多漢軍勇士的手中。
敵人的鮮血是對這兩千多漢軍勇士的最好的贊譽。
無論關羽所布置的卻月陣在這場戰役中發揮了多大的效用,但是若沒有這兩千多堅決阻敵的漢軍勇士,那么再好的陣型也發揮不出效用。
當兩千多漢軍的歡呼聲傳到漢水上的樓船上時,關羽適時停止了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