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才數萬魏軍騎軍沖擊卻月陣的過程中,由漢大將軍關羽所引領的擊鼓聲一直沒有停歇過。
可以說這雄壯豪邁,連綿不絕的鼓聲,是剛才那場大戰中直接提振漢軍士氣的最重要保障。
人都有畏懼心理,既然魏軍騎軍會在大量死傷之下產生畏懼,那么漢軍自然也會。
但是在漢軍產生畏懼心理的時候,是關羽親自擂鼓鼓舞士氣,更是關羽及時調來眾多漢軍戰船作為岸上漢軍的堅定屏障。
若沒有關羽,可能還未等魏軍騎軍沖到近前,有不少漢軍都已經嚇得丟掉了手中的武器。
以現在關羽在大軍中的威望,哪怕他特地出現在兩軍陣前,只要漢軍知道他在背后,那么漢軍的士氣就不會有太大的損傷。
關羽現在在大漢中的地位早已超出一般統兵大將,他已經成為漢軍心目中的精神領袖。
而當聽到岸上漢軍的歡呼聲之后,關羽也意識到這場仗他取得了勝利。
在意識到這點后,關羽停止敲鼓將鼓槌扔給一旁的親衛。
可是當鼓槌脫手之后,關羽立馬就感覺到一股肌肉的酸痛感傳來,特別是當初受傷嚴重的那只手臂。
察覺到這股酸痛感,關羽只是隨意地揮揮手想驅散這股酸痛感,并沒有太過在意。
這要是在他年輕時,他連續敲上一天的戰鼓,都不會覺得有什么。
在將鼓槌扔給身旁的親衛之后,關羽大步來到樓船的女墻邊朝著下方望去。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當看到岸上的一幕后,他的臉上露出些許笑容。
而當關羽站在樓船上的女墻邊上時,周圍戰船上的漢軍在看到關羽的身影出現后,亦如岸上的漢軍一般高興的歡呼起來。
雖然今日具體指揮戰役的是傅肜與廖化,但是漢軍上下都知道,安排這場戰役的是主帥是他們的大將軍關羽。
而且今日這場戰役之所以能取得勝利,卻月陣之所以能在數百年前的華夏大地上提前出現,最大的功臣不是糜旸,而是關羽。
卻月陣要想成功實行,關鍵點并不是戰車,組成卻月陣的關鍵點是地形與水軍。
戰車克制騎軍,在許多兵書上都有記載,這個方法有許多名將也曾經用過。
但是將戰車、水軍、地形三者勾連起來,才是卻月陣能夠組成的全部因素。
若沒有關羽一手調教出來的,水陸兩棲都擁有強大戰斗力的荊州水軍,若沒有關羽有著對漢水的絕對制水權,那么卻月陣就無法在當世出現。
所以就算是穿越者糜旸知道卻月陣這個優秀的以步克騎的桉例,但是他在面對魏軍的騎軍時,他也是沒有辦法復制的。
在當世,能夠借鑒劉裕卻月陣達成一場驚世駭俗的以步克騎的經典戰例的,唯有漢大將軍關羽。
大漢諸軍,荊州最強
聽著耳邊不斷傳來的漢軍歡呼聲,關羽臉上并未浮現驕傲之色。
榮耀他已經擁有太多,對于今日的這場大勝他心中有著高興,卻無自得。
而關羽之所以感到高興,除了今日一戰之后,他所統帥的漢軍能再不受魏軍騎軍掣肘之外,還有著很重要的一點原因。
出于第二點原因,關羽馬上下令戰船上的漢軍上岸打掃戰場。
接下來他要給大漢的敵人送上一份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