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二百六十七章大軍東下劉備去向
漢章武元年十一月,領著上萬大軍到達順陽縣外的糜旸收到了來自關羽的信。
當初糜旸在收到馬良的信件后,心中擔憂關羽安危的他,便改變戰術打出要攻打冠軍縣的口號,領軍離開武當北上。
因為南陽郡所轄郡境過大,所以糜旸從武當進軍冠軍有著兩條最佳的進軍路線。
一條就直接從漢水順游而下,到達陰縣境外后再由陸路北上。
另一條便是先從武當縣順游南下,然后從漢水的支流均水逆流西上抵達順陽,等拿下順陽后再擇機攻打冠軍縣。
糜旸現在的進軍方略選擇的便是第二條。
而這條進軍路線,是魏延向糜旸建議的。
魏延與傅肜一樣,原本就是南陽郡人士,所以魏延對南陽郡的地形很是熟悉。
魏延之所以會建議糜旸選擇這條路線,乃是因為這條路線大多數路程都有著河流的存在。
而這種地形無疑可以讓手中擁有戰船的糜軍,處在進可攻退可守的狀態中。
目前南陽郡中只有武當在糜旸手中,而冠軍縣又在南陽郡的腹心之處。
所以若是糜旸選擇第一條路線的話,便會造成上萬糜軍孤軍深入的情況,這是兵家大忌。
而當糜旸領軍到達順陽縣外不久,順陽縣的縣長見是糜旸親率大軍到來,頓時嚇得魂不附體,立馬派出使者向曹丕求援。
只是糜旸并沒有第一時間攻打順陽縣。
因為無論是從實際情況,還是從他真實的出兵目的來說,他出兵就不是真的為了攻打冠軍縣。
按照他與關羽的謀劃,本來他應該領軍在武當縣中等待關羽的召喚的。
但是在收到馬良的信件后,不知道關羽病情到了何步的糜旸,之所以會主動領軍出征,他為的只是分擔走一部分關羽的壓力而已。
身為益北都督的糜旸,自然是有一定的權力對他的行軍方略做出相應的調整。
本來糜旸想的是如果關羽真的病重,那么他的舉動可以一定程度上掩護關羽率領大軍后撤。
若是關羽只是有所小恙,那他的這番舉動亦能分擔走部分關羽面對的敵軍壓力,讓他盡快的恢復身體。
反正有著許多戰船在,他的大軍只要不貿然上岸就是進退自如的,不會對目前的南陽大局造成什么大的影響。
但是讓糜旸沒想到的是,他剛領軍到達順陽城外不久,就收到關羽擺出卻月陣取得大捷的消息。
糜旸是提前知道關羽會擺出卻月陣的人,所以他對關羽的此番大捷有著一定的心理準備,還不算太過驚訝。
真正讓糜旸有些驚訝的是,這場大捷背后透露出來的消息。
從這件事來看,關羽的身體依然還處于硬朗的狀態才是,不然關羽是不會按照原先的謀劃一步步走下去的。
而在得知這個消息后的糜旸,不久后又收到關羽讓他快速率領大軍南下的消息。
這更讓糜旸心中對關羽的病情猜測,有著樂觀的判斷。
因為目前的一切,都是按照原先的謀劃在進行著。
但是糜旸也不會因此就做出最后的判斷,畢竟關羽的身份非同一般,他的身體狀況更是茲事體大。
反正現在關羽已經發出讓他領軍東下的命令,那么糜旸正好可以到樊城的漢軍大營中,實際觀察關羽的健康狀況。
為了不耽誤關羽的用兵方略,也為了早日弄清關羽真正的身體狀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