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那一日,讓關羽重新審視了糜旸這個一直被他所忽視的子侄,并征辟糜旸成為他的主簿。
從那一日之后,得到他賞識的糜旸就猶如一顆流星一般,在荊襄大地上肆意的綻放著他的光芒。
現在想想,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
那年的青衣孝廉,現在已然成為紅纓飛揚的左將軍,世事變化之快,有時真會迷亂了人的心神。
但可幸的是,哪怕糜旸現今年紀輕輕已經取得了不得的成就。
但他卻并沒有如他所擔憂的那般出現驕傲自滿的心態,反而如去年一般能夠進行理智的分析。
這是關羽最喜愛糜旸的一點。
而這一點也能保證糜旸將來能夠走的更遠。
在笑完后,關羽接著緩緩說道“吾少年時意氣犯事,遂流至涿郡,幸得遇陛下。”
“得遇陛下之后,在陛下的指導之下,吾開始研讀春秋。”
“在數十年的研讀以來,雖然吾對春秋的研究比不上一些大儒,但終究也算有些自身的見解。”
“春秋中有一句“松柏之下,其草不殖”,令吾印象深刻。
年輕時讀到這句話,只覺得這句話乃是杞人憂天。
松柏之下的小草能否茁壯成長,全靠小草自身是否奮發自強,又與為小草遮擋風雨的松柏何干”
“但隨著吾年紀的增長,這幾年來每當吾讀至這一句話時,卻總有些不一樣的感受。
吾竟然會為小草最后能否茁壯成長,感到擔憂起來。”
“或許吾這時已然成為那,為小草遮擋風雨的松柏了吧。”
“特別是前幾日的卻月破敵一戰,更讓吾心中的擔憂越發深重。”
在說完這些后,關羽看著糜旸的眼睛,用帶著沉重的語氣說道
“當日那一戰吾能夠取得那般大勝,誠然卻月陣在其中有著重大的貢獻。
但賊軍那一敗,亦與夏侯霸、曹泰等人才能不佳有很大的關系。”
“吾不希望將來你們亦是如此,這便是吾特意將你召來的原因。”
當關羽說到這點時,糜旸的臉上浮現贊同之色。
曹魏重用宗室是傳統,就不說曹操在世時硬扶夏侯惇一事。
就說曹丕繼位后大力任命夏侯尚、夏侯楙、曹真、曹休這幾人就可以看的出來。
這幾人全都是曹魏二代中的代表人物。
在這幾人中,曹真、曹休身上還帶著戰功。
但是夏侯尚與夏侯楙以前就沒怎么接觸過軍事,竟然也能成為四征四鎮將軍之一,而大量的有才能的異姓將領,全都要歸他們領導。
曹魏不是沒人才,相反曹魏的人才儲備嚇死人。
只是大量的人才,目前還在受宗室將領領導,不能完全發揮出才干。
而曹魏宗室的才能參差不齊,若是讓曹真這種有大才的領兵還好。
若是讓夏侯楙、曹泰這種無甚才能的宗室領軍,哪怕曹魏有再強的國力也發揮不出來。
就如不久前的卻月陣一戰,若是曹真或者曹休領兵,不能說他們一定不會中關羽的驕兵之計。
但至少他們不會如曹泰與夏侯霸那般,一個如生父夏侯淵一般輕敵冒進,一個身為主帥卻被副將夏侯霸牽著鼻子走,完全沒自己的判斷。
而在關羽說出夏侯霸與曹泰的事例后,糜旸明白了關羽內心中的擔憂為何。
曹魏不看功勞,甚至不看年紀重用宗室二代,雖然從邏輯上來講很不合理,但這就是當世的政治正確。
莫說曹魏,就是東吳亦是如此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