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不見,云長風采依舊。”
面對張遼的寒暄,關羽的臉上亦流露出笑意。
“文遠亦然。”
哪怕身前有著七萬如狼似虎的敵軍,但那卻絲毫不能擾亂關羽的心。
在寒暄之后,關羽便主動對著張遼言道“當年我與文遠相識于軍陣之前,今日若斷交于軍陣之前,亦算是有始有終了吧。”
聽到關羽如此說,張遼的臉上流露出苦澀之意,只是這些苦澀之意很快就被他壓制下來。
縱是關系再好的故友,若心中志向不同,那么遲早都會有分道揚鑣的一天。
若說以往張遼在為魏公、魏王曹操效力時,張遼與關羽之間還有著轉圜的余地的話。
當張遼成為魏帝的衛將軍的那一刻,這對昔日的好友已然只剩下不死不休一途。
大義面前,關公從不含湖。
在將臉上的苦澀盡皆散去后,膽氣豪壯的張遼亦不會輕易向關羽示弱。
“云長今日與我陣前相見是為斷交,但豈不知一會云長是否會斷頭也”
聽到張遼的話,關羽不禁大笑起來。
他不是在笑話張遼自不量力,他在笑身為他敵人的張遼有這種膽氣。
唯有這樣的敵人,才配得上與他關羽為敵。
關羽在笑完后手指脖頸言道“天下想要我項上人頭者又豈止你一人”
“當年的公明亦是其中一人。只是公明豪言音猶在耳,人卻何在”
關羽的話讓張遼的眼神瞇了起來。
徐晃何在
人在九泉也。
關羽是將他比作徐晃呀。
只是雖然知道關羽的意圖,但是面對關羽的舉例,張遼卻絲毫找不出反駁的理由。
因為關羽說的是事實。
隨后關羽扯下身上的一塊布,而后他手舉斷布對著張遼言道“你我往日情誼,就如今日這段斷布,再難重縫。”
鑒于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
說完這句話后,關羽將手中的斷布朝天空扔去,隨后他便撥轉馬頭朝著漢軍的軍陣中而去。
而當關羽駕馬離開的那一刻,張遼亦撥轉馬頭朝著魏軍的軍陣中而去。
在兩位昔日好友背道而馳的過程中,那張代表著關羽與張遼感情已然破裂的斷布,亦在寒風的吹拂下越飄越遠,及至消失在十數萬大軍的眼前。
很多事都回不去了。
而就在關羽回到漢軍軍陣中的時候,張遼亦回到了魏軍軍陣中。
在張遼回到魏軍軍陣中后,他馬上令人吹響了大軍中的號角。
在魏軍數萬人的軍陣中,響亮低沉的號角聲震天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