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攝人心魄的號角聲之下,魏軍大將許褚率領著一支精騎從魏軍的軍陣中疾馳而出。
這支精騎憑借著騎軍超強的機動力,倏忽之間就來到了漢軍的前軍軍陣之前不遠處。
而跟在這數千魏軍精騎之后的,正是由曹休親自統帥的兩萬魏軍步卒。
雖然之前南陽郡中的魏軍鐵騎被漢軍的卻月陣打的大敗,但那場戰役是擊潰戰,并不是殲滅戰。
所以還是有一些魏軍鐵騎存活下來,逃回宛城。
只是數量不多就是。
再加上之前從兗州、豫州調來的一部分魏軍精騎,目前在這七萬魏軍中,依然還是有著三千余魏軍精騎。
只是因為數量不多,所以這三千多魏軍精騎已然不能當做決勝的法寶使用。
于是張遼就命令許褚統率那三千余魏軍精騎,作為兩萬魏軍的掩護。
三千魏軍精騎在有著萬夫不當之勇的許褚的率領下,快速地朝著漢軍的軍陣逼近。
數千聲馬蹄聲陣陣,身披黃甲的魏軍精騎猶如一陣風快速來到漢軍的軍陣前百步之內。
當進入漢軍軍陣的百步之內后,許褚馬上下令身后的三千余精騎散開,并且讓他們摘下身上所背的勁弓準備朝著漢軍的軍陣放箭。
許褚在曹操在世時,大多是作為他的貼身護衛,并未具體指揮過多少大戰。
只是跟在曹操這樣的兵法大家身邊,數十年以來許褚也學到了不少東西。
就例如指揮騎軍如何作戰這一項,許褚基本的操作還是知道的。
精騎又名名騎,天下間最出名的精騎便是烏桓名騎。
與西涼鐵騎不同,烏桓名騎都是輕騎軍,他們講究的是快到極致的速度,并且殺傷敵人的手段不是硬碰硬。
他們的作戰方式是在高速的移動之中,先用箭失來擾亂敵軍的陣型,從而找到可趁之機后再采取相應的殺敵手段。
只是具體到目前戰場中的形勢,許褚率領這三千余魏軍精騎的目的只有一個,那便是擾亂漢軍前軍的陣型,為后方的己方大軍創造機會。
只是這三千余魏軍精騎的動作卻慢了一步。
當許褚率領著三千余精騎從魏軍軍陣中出來之后,作為前軍統帥的張飛,馬上就知道了敵軍的意圖是什么。
張飛是幽州涿郡人士,而烏桓主要的活動范圍便是幽州。
張飛對烏桓名騎的作戰方式太過熟悉了。
于是就在許褚所率的三千魏軍精騎朝著他逼近時,張飛并沒有下令身后的漢軍士卒舉盾抵擋即將到來的流失。
他當機立斷地下令身后的士卒,立馬開始釋放手中的箭失。
荊楚材士,是天下最為善射的士卒。
所以當張飛的令旗揮動發出這個命令時,他身后的兩萬漢軍中的數千弓箭手,馬上將腰間箭囊中的箭失搭上手中的長弓。
然后就在許褚所率領的三千魏軍精騎進入百步之內后,數千支箭失從漢軍軍陣中拔地而起,朝著前方的三千余魏軍精騎而去。
雖然那三千余魏軍精騎在許褚的命令之下已然散開,但是當數千支箭失遮天蔽日的從天空中落下時,這也讓那三千魏軍精騎感受到一陣慌亂。
至少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是沒辦法安然放箭的。
張飛知道要想防止精騎的箭失騷擾,最好的辦法不是舉盾抵擋,而是要率先放箭讓精騎無法放出箭失。
因為盾牌的防御再好,但大多只能防住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