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是冶煉技術大幅進步的一個時代,而在這個時代中便出現了一種殺傷力極強的武器環首刀。
據說當年環首刀制造出來,本來是給騎軍于馬上揮砍所用。
但后來漢武帝發現環首刀這種武器殺傷力極強,他便下令將環首刀逐漸普及到漢軍步卒中使用,便漸漸成為了漢軍步軍的主要制式武器。
或者步軍使用的環首刀經過工匠的改造,但是經過工匠的改造之后,環首刀并沒有減少它的威力。
當雙方的步軍拿出環首刀的那一刻,這就說明目前雙方已然要進入更為慘烈的白刃戰中。
雙方的精銳士卒并沒有畏懼接下來的白刃戰。
雙方士卒在抽出腰間的環首刀后,便在令旗及身旁基層將官的指揮下大步朝著前方邁進。
不久后,雙方的步軍方陣,開始近距離交戰起來。
要想完全發揮環首刀的威力,它的使用方式只有一種,那便是直砍。
本就鋒利無比的環首刀,在士卒用力的砍噼之下,一旦落在敵軍的身上,就算敵軍身上穿著甲胃,那勢必亦會引起極大的殺傷。
就在雙方的士卒近前將手中的環首刀朝著敵軍砍去時,幾乎就在頃刻后雙方大軍中無數聲哀嚎聲響起。
在剛才雙方的長槍軍相互刺殺時,兩軍響起的主要是喊殺聲。
但現在當兩軍開始短兵相接時,雙方士卒發出的只有凄慘的哀嚎聲,由此可見如今戰場中的慘烈局勢及環首刀的殺傷力。
一批批雙方士卒在敵軍的環首刀揮砍下倒下,數不盡的斷臂殘肢開始落在雙方士卒的腳下。
眾多的鮮血從斷臂殘肢及兩軍的尸體中噴涌而出,就如不遠處的漢水一般,開始慢慢覆蓋在雙方數萬大軍的腳下。
一條血河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形成著。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哪怕漢軍士卒的精銳程度不弱于魏軍,但他們的軍陣卻在魏軍的攻擊之下漸漸向后退卻。
這是因為漢軍手中的環首刀不如魏軍手中的緣故。
環首刀的產生是因為漢代鋼鐵冶煉技術的發展。
而雖然南方有著鐵礦,但是總體而言落后的南方卻缺乏相應先進的冶煉技術。
在這時,北方都已經出現百煉鋼技術。
在這種技術的差距之下,漢魏兩軍手中的環首刀強度自然有著差別。
或許這種差距并不大,但在這種持久戰之中,任何不大的差距都會被無形之間放大著。
例如漢軍手中的環首刀更容易出現缺口。
這就是關羽所說的“北方兵強”的原因之一。
曹魏強大的國力,體現在方方面面。
幸虧漢軍都是精銳之師,加上漢軍中有著張飛這等勐將一直在殺敵激勵著士氣,這才讓漢軍與魏軍總體呈現出勢均力敵的態勢。
只是這種態勢,卻沒辦法堅持太久的。
隨著漢軍手中環首刀缺口的越來越多,局勢會漸漸朝著對漢軍不利的那方面而去。
漢軍前軍陣型的稍稍后退,雖然并不明顯,但卻齊齊被雙方大軍后方的主將關羽與張遼所察覺。
騎在馬上的張遼,遙望著關羽的方向,他喃喃自語道
“以正合,以奇勝。”
“今正兵已合,局勢又對你不利,你的奇兵會何時上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