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三百零四章主簿獻城魏延抱怨
在魏軍目前士氣崩喪的狀態之下,要想重新組織起進攻是很難的。
這也是曹休決定放棄樊城的重要原因之一。
只是要想讓魏軍進行“戰略性撤退”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當曹休的命令傳遍還能聽指揮的魏軍耳中時,許多本就因為漢軍殺到城門口,而心無斗志的魏軍瞬間心中長長出了一口氣。
他們在各自將校的指揮下,快速的朝著樊城內部而去。
他們是要穿越整個樊城前去北門,從而從樊城的北門逃亡去宛城。
而在一眾魏軍中,無疑各位魏將的逃離速度是最快的。
只是身為諸位魏將之首的曹休,在臨走前深深看了糜旸一眼。
他似乎要將這位今日第一次見到,往日中名聲卻如雷貫耳的生死大敵深深地記在心中。
在曹休等魏將開始逃離樊城的南門處時,他們的舉動亦被糜旸所察覺到。
只是雖然目前樊城南門處的局勢是漢軍處于優勢,但是南門處的魏軍潰軍太多,太擁擠了。
就算糜旸察覺到曹休等魏將的離開舉動,他一時之間也沒辦法阻止他們。
不過隨著曹休等人的離開,樊城的南門陷落已經是不可避免的結局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樊城南門處的眾多魏軍潰軍在漢軍的砍殺下,或死或逃。
不久后樊城南門之處,還能站著的就只有糜旸率領的數千漢軍了。
在掌控住樊城南門之后,糜旸并沒有令身后的漢軍繼續深入。
一來雖然他身后的漢軍現在都是士氣高昂的,但是他們今日經過不少大戰,想來體力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
特別是剛才兇勐的不斷往樊城南門突擊,雖然有著魏延這等勐將作為箭頭,但對漢軍的體力消耗也極大。
二來盡管糜旸看到曹休等人方才的舉動似乎像在逃離,但是這一個猜測并未得到證實。
糜旸不會因為一場大勝就輕視所有的魏將。
如果有一些魏將打算來個誘敵深入,假意做出逃離的舉動實則是在樊城內部設伏的話。
那這無疑對糜旸本人,或他所率領的漢軍來說都是很危險的。
巷戰,對于不熟悉樊城內部地形的漢軍來說,是占據著極大的劣勢的。
特別是目前糜旸的后方,并無大部的漢軍作為支援。
后世的周武帝,就曾經因為這個疏忽,吃了大虧差點身死。
三來隨著樊城南門的拿下,兵力不多的漢軍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守好樊城南門。
只要能一直守住樊城的南門,那么等漢軍的大部到達,樊城整城的陷落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在這三重考慮之下,糜旸命近三千漢軍在樊城南門的城洞處修整,并且派出一部分漢軍前往城墻上清理魏軍殘部。
在完成這一步后,糜旸召來斥候,讓他趕緊前往后方讓己方的大部隊到來。
而當斥候問道糜旸該如何向關羽稟報此間事時,糜旸在思量之后對著斥候言道
“告訴大將軍樊城南門已在糜主簿手中。”
聽到糜旸話中的糜主簿后,這名斥候還以為“糜主簿”是糜旸的一名族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