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三百一十九章良臣群起太守人選
在劉曄以自己的見解為曹丕解除一個心中巨大的憂慮之后,曹丕臉上的喜色越來越盛。
而一些有著見識的魏臣見曹丕的臉上浮現喜色后,他們中的某些人終于亦有勇氣出身對曹丕繼續建言。
司馬懿從劉曄的身后走出,然后他來到曹丕的御座前一拜道“臣以為陛下當今憂慮之處,不止宛城,尚應有關中。”
聽到司馬懿今日竟然會主動出來向他進言,曹丕的臉上浮現一些詫異之色。
當初漢軍在漢水河岸擺出卻月陣大敗魏軍鐵騎,司馬懿亦是戰敗逃回宛城的將領之一。
只是曹丕知道,當初那一場戰敗最大的責任在于曹泰與夏侯霸這兩位宗親,司馬懿只是聽令行事而已。
所以他也沒有對他的這位心腹好友,做出任何處罰。
相反的,曹丕私下里還曾多次好言寬慰過他的這位好友。
只是在回到宛城中后,有著遠見卓識的司馬懿,或許是因為慚愧,所以他一直就顯得很是沉寂。
所以面對現在司馬懿的突然出身進言,曹丕難免有些詫異。
而還讓曹丕感到詫異的則是司馬懿的進言。
當下是討論宛城之事,仲達怎么會又扯到關中去了呢
見曹丕的臉上浮現詫異之色,司馬懿沒有遲疑,他沉著的對著曹丕繼續進言道
“子揚之策,可保我軍宛城無憂。然劉賊自稱漢帝,常以進犯我國為念。他之狼子野心,一日不曾或缺。”
“今宛城靠近中原,我軍可撫集司豫之兵,固守宛城。
劉備知南陽外乃驍騎所騁之地,當左將軍到來之日,他定會暫守疆土,不會輕易攻打宛城。
然劉備野心路人皆知,今日他因無騎兵之利而退卻,他必定會痛定思痛,謀求他攻以補自己所不足。
而賊軍若想獲得騎兵之利,唯有轉攻關中,割據雍涼,方能成事。
故而當劉備退兵之后,陛下應深思來日之患,早做防備。”
當司馬懿對曹丕說出這番話后,不止曹丕,就連大殿中的其他魏臣,臉上也盡皆浮現憂慮之色。
因為司馬懿說的很有道理,劉備是人杰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身為人杰的劉備,明知道在中原地帶無有騎軍之利會吃大虧,所以他不可能不會想方設法彌補自己這個短板的。
最重要的是,當今的局勢與歷史上很不同。
歷史上的季漢勢力在經歷過敗走麥城及夷陵之戰兩場大敗后,已經在亡國的邊緣。
那樣的一個割據勢力,曹魏上下根本就不會對他起任何忌憚之心。
哪怕得到情報季漢可能會北伐關中,恐怕他們也只會當做笑話來看。
但在今世中因為糜旸的努力,季漢不僅保住了荊州,還連續取得數場震驚天下的大勝。
這樣的敵手縱使國力遠弱于己方,但也足夠讓曹魏上下君臣,對他們來日的可能進攻感到憂慮了。
所以在聽完司馬懿的話后,曹丕馬上問司馬懿道“仲達既知劉備來日方略,可有何策制之”
面對曹丕顯得有些焦急的詢問,司馬懿冷靜地將他心中早就思慮好的對策給說了出來
“賊軍數次來犯,皆以野戰取勝,縱其后出,定不復攻城,當求野戰。
而賊軍每以糧少為恨,歸必積谷,以吾料之,非數年不能動矣。”
“賊軍以中國不習水戰,故敢馳騁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