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賈逵完全是出于一片公心。
面對股肱之臣這樣于國于己有利的請求,曹丕當然沒有理由拒絕。
他看著賈逵不禁贊嘆道“汝真國臣矣。”
在贊嘆完賈逵之后,曹丕馬上讓中書令孫資擬詔。
他要快速將今日國之干臣所獻的策,以最快的速度給實施下去。
讓曹丕沒想到的是,就在方才他還為國無良臣獻策而感到惱怒。
沒想到在劉曄出來后,就接二連三有良臣出來為他獻策。
要是之前有良臣如此獻策,為他打敗漢軍該多好呀。
曹丕不知道的是,現在之所以會有這番情勢,完全就是他自己造成的。
誠然劉曄對時局的見解乃是當世翹楚,但要是說目前在宛城中的魏臣中只有他有著非凡的見解,那也是不然。
方才一部分魏臣,是如劉曄一般不同意放棄宛城的。
但之所以他們沒及時出來進言,是因為曹丕之前的表現令他們心有顧慮。
就連被曹丕倚重為心腹好友的司馬懿,他心中也有著這種顧慮。
現在的子桓不再是當初那個禮賢下士的魏太子了,他變得越發乾坤獨斷,越發剛愎自用。
要知道就在這個大殿中,一位名為鮑勛的忠臣所灑下的血腥味,這時還依然飄蕩在眾臣的心中。
難道鮑勛當初所進言的不是良言嗎若當初曹丕肯聽鮑勛的,魏軍又豈會大敗
甚至當初賈詡所獻的良策,曹丕要是肯采納的話,目前魏軍的局勢也不至于如此被動。
魏國從來不缺良臣。
而之所以在劉曄出來后,司馬懿與賈逵會接連出來獻策,只是因為他們看到曹丕終于肯接受正確的意見了。
而在這三位大臣中,劉曄因為想要更高的權力或者說地位,他的表現更像一位投機者。
只是從曹丕目前的反應來看,劉曄冒險的投機行為,無疑是做對了。
因為在曹丕的口述詔書中,有一道詔令便是賞封劉曄為關內侯。
至于其他的司馬懿與賈逵兩人,亦各有封賞。
在孫資快速寫好曹丕口述的詔令后,隨著孫資在眾臣面前高聲朗讀曹丕詔書中的內容。
這個舉動代表著今日劉曄三位大臣的獻策,馬上都會變為曹魏的一應戰略國策開始施行下去。
而在孫資朗讀完詔書中的內容之后,暫時穩定住心神的曹丕開始下令讓群臣都退下。
雖然他現在的心情算不上好,但總比一開始的無盡悲切與憤恨好了許多。
曹丕在諸臣皆退出殿外后,他便用眼神示意一直坐在一旁的郭貴嬪將他攙扶起來。
哪怕方才曹丕在眾臣面前沒有表現出什么異常,但是剛才他差點暈倒也是事實。
他的身體狀況在剛才劇烈的情緒起伏中,其實是受到了一次很重的打擊的。
這一點是任何藥物都無法頃刻間扭轉的。
郭貴嬪眼帶擔憂的將曹丕從御座上扶起,然后攙扶著曹丕一步步朝著內殿走去。
在朝著內殿走去的同時,曹丕對著郭貴嬪問道“寒食散還有嗎”
當郭女王聽到曹丕問她的這句話后,她的眼神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