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三百二十五章州泰獻策孫權惶恐
州泰是南陽郡本地人,他雖然并非出身名門望族,但是薄有家財的他,亦并非是不學無術之輩。
甚至為了增長自己的見識,他以前曾多次前往各州郡游學過。
這樣的經歷豐富了州泰自身才學的同時,亦增長了州泰的眼光與野心,他與一般的甘愿碌碌無為的同僚很不同。
其他的同僚若能在他這個年紀成為百里君,那已經是一件足以光宗耀祖的事。
可是州泰想要的更多。
但因為州泰并非出身高門大戶,沒有人脈資源的他,要想再上一步是極難的。
他缺乏一個機遇。
甚至他之所以能成為冠軍侯國國相,就已經算是糜旸給他的機遇,對他超出一定常理的拔擢了。
若沒有糜旸,州泰只是義陽郡中數百長吏中的一個默默無聞的人而已。
當然州泰并不知道糜旸拔擢他的真正原因,他以為糜旸之所以會拔擢他,是通過之前上報的名單中,看到了他以往做出的政績。
不過就算不知道這一點,糜旸的這個舉動亦讓州泰意識到,糜旸與他往日中心目中的形象并無相悖之處。
只要他能做出政績,那么糜旸是真的會不遺余力拔擢他的。
正如隨著糜旸威名在天下間的傳揚,那些亦慢慢為天下人所熟知的,身為糜旸爪牙的丁奉、鄧艾、張嶷等人一般。
他們的出身沒有一個比他好,甚至年紀都還沒他大。
但是他們卻能漸漸在天下這個大舞臺嶄露頭角,靠的不就是糜旸的提拔嗎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正因為有著那些榜樣在,所以當州泰知道糜旸現為義陽郡太守時,他的心思就變的頗為活絡。
而當糜旸任命他為冠軍侯國的國相時,州泰心中本就活絡的心思更加無法抑制。
他州泰得遇明主的時候,來了。
既然已經得遇明主,那么州泰知道他得盡快做出一番政績,這樣才能讓糜旸繼續將目光投注到他身上。
這也是州泰明知不可為,卻還毅然為之的原因。
不然一旦等糜旸離開荊州回歸益北,那么州泰將來勢必會抱憾終身。
看著州泰將希冀的目光投向自己,再聽著州泰的話,糜旸思考之下就明白了州泰的心思。
之前糜旸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召見州泰,為的便是具體考察州泰的能力到底如何。
從州泰如今的這番做法足可以看出,他是個善于把握時機且敢于冒險的人。
這種作風,與史書上對他“善兵機”,“好立功業”的評價倒也符合。
而面對州泰直白想要投效于他的心思,糜旸當然不會拒絕。
人才,總是越多越好的。
抱著這種心思,糜旸示意州泰身后的士卒為他解開繩索。
然后他將手中那份舉告州泰謀逆的竹簡,給直接扔進了他身前的火盆中。
糜旸的這個行為,意味著他不再追究州泰的擅殺長吏之罪。
而當州泰被解開繩索后,他哪里還不懂得糜旸的心思。
所以當自身的身體重獲自由后,他馬上對著糜旸一拜道“泰拜見君侯。”
聽到州泰稱呼自己為君侯,糜旸的臉上浮現一些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