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想到就在不久前糜旸才因為他們的順從,對他們施加恩寵,不吝財物。
本來那時他們以為糜旸是個寬仁之君。
但從糜旸今日的行為可以看出,在遇到不服從他的人之時,糜旸并不缺乏果決的鐵腕冷血手段。
若說前幾日糜旸的行為稱作是冬日之陽的話,那么他今日的行為便是夏日之陽。
堂堂正正,用熾熱的陽光燒盡一切魑魅魍魎。
糜旸這番恩威并施的手段,讓在場的一眾州臣對糜旸都有了更深的認識,亦讓他們的心中樹立起,有著親身經歷為基礎的敬畏之情。
這樣的敬畏,無疑比之前因為傳聞所產生的敬畏之情更為深重。
糜旸看著在場的州臣在得知那數十逆臣受到的刑罰,及明白他的深層用意后臉上流露出的敬畏之情,他滿意的點點頭。
其實在之前法邈就曾建議過,讓糜旸對那數十逆臣實施族誅之刑。
畢竟那數十逆臣犯下的罪行,本質上就是在發動一場叛亂。
懲罰這樣的罪行,用族誅之刑最為合適。
相比于用棄市之刑,糜旸差的只是一道正式的請示上書而已。
而在有著明確罪證的情況下,只要糜旸寫出正式上書請示劉備,劉備不會拒絕糜旸的請求的。
只是糜旸并非是嗜殺的人。
可能對于當世人來說,族誅一刑用來懲罰叛亂之人就是政治正確。
可是糜旸來自于后世。
反正依目前的情勢來看,棄市一刑起到的震懾力足夠強大,那么族誅這種刑罰能不用就不用。
在以嚴厲的刑罰震懾住梁州上下的人心之后,糜旸下令將在大殿中的那數十逆臣押往鬧市即刻行刑。
而那數十逆臣在聽到自己被糜旸處以死刑之時,本來就有不少人嚇得癱倒在地。
現在在糜旸的命令下,他們的身后又突然出現許多如狼似虎的甲士將他們押往鬧市,這更讓他們心中的恐懼之情頃刻間升到最大。
有的逆臣被嚇得尿了褲子,有的逆臣如蠕蟲一般伏低不斷叩頭請饒,有的逆臣則如受驚的桉上黑魚一般,在不停的掙扎著身子。
生死之前,很少有人能保持常態,特別是對這些利欲熏心的人來說。
而那種種不一樣的死亡前的丑態,就如一道道利箭一般射入在場的州臣心中。
那數十逆臣臨死前迸發的丑態越不堪,他們心中受到的震懾就越深。
自先漢百年以來,漢中郡中還從未出現過同時執行如此多人的棄市之刑。
可是再大的鬧劇也有曲散的時候,在一眾如狼似虎的甲士的拖拽下,那數十逆臣不久后就盡皆被押往鬧市。
待得那數十逆臣被押走之后,整座大殿中顯得極為安靜,似乎落針可聞。
這種氣氛讓本就幽深的大殿,無形間彌漫上一種令人心懼的氣氛。
就在諸位州臣在大殿中如坐針氈的時候,從糜旸的位置上澹澹飄來一句話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是陛下時常教導孤的一句話。
故而孤決意設立司聞曹,直屬于孤,為孤執掌督查梁州一應事宜,不知諸卿有何看法”
有何看法
糜旸問這句話的語氣頗為澹然,但當這四個字落在殿中的諸臣耳中時,卻讓他們繼續面面相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