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有許多不忍言的事,他都親眼目睹過。
正因為這種過往的經歷,讓諸葛亮在年輕時就立下誓言,勢必要成為如管仲、樂毅那般的名臣,輔左明主重新收拾這破碎的山河。
諸葛亮并非不知道過多損耗心力,會影響他的身體健康。
只是相比于天下人的安寧,相比于內心中的志向,他一人的安危榮辱又有何值得在意的呢
這是諸葛亮的本心,也就是他的這副本心,才會引得后世無數人對他敬仰不已。
見諸葛亮雖然誠懇接受他的教導,但言語之間卻并未打算真正接受他的告戒,劉備不禁搖了搖頭。
似諸葛亮這種人,他的本心是任何人都無法動搖的。
哪怕是身為諸葛亮主公的他。
不過劉備倒也不是全然對這件事全無辦法。
他畢竟是帝王。
劉備舉起手中的梁州文書,他對著諸葛亮言道“將子成的這封文書明告州郡,并且發出明文申斥子成。”
諸葛亮聽到劉備要發明文申斥糜旸,他感到有些疑惑。
他承認他是想讓劉備為糜旸消除隱患,只是申斥的行為未免太過。
畢竟從目前的局勢來說,糜旸所做的并不算錯。
諸葛亮正想對劉備建言,豈不料劉備卻伸手阻止諸葛亮意欲進言的舉動。
似乎他申斥糜旸的主意已定。
劉備讓諸葛亮發往梁州的申斥文書的內容是斥責糜旸身為梁州牧毫無擔當,竟然事事上書。
當諸葛亮聽到劉備讓他明文發往梁州的斥責文書內容是這個后,他頓時明白了劉備的用意。
明文文書,依照常制是要公告天下的。
但是當世的老百姓大多是不識字的,所以所謂的明文公告就是給那些士族子弟看的。
帝王對州牧不滿,明文發文斥責在以往不是沒有過。
可是重要的是現在劉備發給糜旸的斥責文書,它的內容很容易讓人浮想聯翩。
當那些益州士族看到這封斥責文書后,他們是會覺得糜旸因為專權擅政引得劉備不喜。
還是會認為劉備是在給糜旸透露一個,明顯的政治信號呢
以后無須事事上報。
很明顯是后者。
而這個政治信號意味著什么,明眼人都知道。
對元從系的信任,劉備一直是不遺余力的。
況且諸葛亮還知道劉備有這個舉動,除去是向天下人宣告一個政治信號外,還是在用帝王的權力,讓他從梁州事務的憂心中抽回心思。
梁州自有糜旸為大漢守著。
在明白劉備的兩層用意后,諸葛亮的臉上浮現了笑容。
對他的關愛,劉備也一直是無微不至的。
劉備見諸葛亮臉上浮現笑容,他便知道諸葛亮全都明白了他的用意。
魚和水的交流,就是這樣不費勁。
在處理完這件事后,劉備似是不經意間問起一件事“近來子龍那里可有消息傳來”
當年劉備稱帝之后,一向跟隨在劉備身邊統領親軍的趙云并不在成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