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又是對他們關懷備至,讓他們無后顧之憂愿意為之效死的主人。
當那一陣陣令人熱血沸騰,又令人心生畏懼的呼喊聲響徹這方天地之時,許多人的心態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魏延看著那個高立在車輦上的年輕男子,在今日這一幕發生之前,或許他還因為自己剛剛立下平定大營動亂的大功,心中有著倨傲的想法。
但眼前的這一幕讓他意識到,那日就算沒有他,只要糜旸出現在大營之外,那么那日的大營動亂,可能就是個笑話。
誠然魏延知道三萬大軍會對糜旸如此崇拜,是因為糜旸將三萬大軍的骨干都替換成了他的嫡系。
只是若基層士兵心中對糜旸本來就沒深切敬畏的話,那才短短半年時間,也不會出現眼前這一幕的。
在意識到這一點后,魏延將手按在刀柄之上,并且不斷的握緊。
那日糜旸用他不是非他不可,僅僅是因為許多事不值得他親自出馬而已。
而與魏延差不多想法的,在場的大有人在,例如臉色不斷變換的吳懿。
聞名不如親見。
今日的親見讓吳懿真正意識到,何為皓月與瑩蟲之光的差距。
有著如此的軍心,他還能什么不能做
又還有什么不敢做
相比于魏延與吳懿心中的五味雜陳,身為糜旸心腹大臣的法邈、鄧艾幾人,在聽到那陣陣呼喊聲后,臉上都洋溢著充滿榮譽的笑容。
他們內心中的信心也在以極快的速度增長著。
甚至就連遠處隱藏在山林之間的各方探子,在聽見那不斷在天地飄蕩的歡呼聲后,心中的震驚情緒也久久不能平靜。
今日糜旸閱兵是為了耀武,既然如此,糜旸肯定是將這個消息廣而告之的。
當身為曹魏方面關中主將的曹真在這個消息后,就立馬派出探子前來探查具體情況。
可是探子們來是來了,他們卻不知道回去后該如何回稟曹真。
說糜旸聲威震天,當避鋒芒
會死人的吧。
不過盡管在場的人都因為三萬大軍的強烈呼喊而心思各異,糜旸現在卻只有一個心思。
他按劍走下車輦,然后一步步在數萬雙目光的注視下朝著高臺走去。
當糜旸開始朝著高臺走去之時,他身后有資格能與他一同踏上高臺的上百文武官員,亦在法邈與吳懿的各自帶領下,亦步亦趨的跟在糜旸的身后。
糜旸的車輦距離高臺并不遠。
不久后他就站在了高臺下方的臺基之上。
在他站定之時,不止他身后的上百官員也齊齊停住腳步,就連那數萬聲呼喊聲也瞬間戛然而止。
整個偌大的場間,只剩下數萬聲沉重的喘息聲及數百面戰旗迎風飄揚的獵獵作響聲。
在糜旸站定之后,他抬頭看著離地數丈的高臺。
如此高度的高臺,他不是沒有登上過。
當年他公安大勝后,劉備為了表彰他的功勞,就特地隆重地在高臺上舉行對他的封拜儀式。
當世男兒,皆愛登高俯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