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初出茅廬的糜旸只覺得,能登上離地數丈的高臺,已經算是莫大的榮譽了。
可是隨著自己身份地位的不斷提高,現在糜旸卻覺得離地數丈的高臺,對他來說遠遠不夠。
他現在想登上離地十數丈,乃至于數十丈的高臺。
這樣的高臺在當世還有一個顯赫的名稱封禪臺。
在漢代除去帝王能登上象征著人世間最高榮譽的封禪臺之外,立有莫大功勛的臣子也是有資格的。
以大漢目前的現狀來說,若要重啟封禪臺,那在世的君臣只有立下一種常人無法想象的大功才行。
想到這,糜旸堅定地朝著眼前的高臺上走去。
克成一統,三興漢室。
這是糜旸心中最大的志向,也是他心中最大的野望。
若將來他真的能做到這一點的話,他便有資格登上那足以載入史冊,享譽千年的封禪臺了。
糜旸身后的大臣不知道糜旸心中在想著什么,只是有資格隨糜旸登上高臺的上百位大臣,心中也都浮現著激動之色。
當糜旸一步步朝著高臺上走動之時,他身后的文武大臣分成兩列,自發拘束地從高臺臺階上的兩側隨著糜旸一路向上。
數丈高的高臺臺階并不長,沒有多久之后,糜旸便率先到達了高臺之上。
等他到達高臺上坐在主座上向著下方望去之時,他的心中不禁浮現起一個感覺。
現在他是這座高臺的主人,這不正是代表著整個梁州的生民都已經在他的腳下了嗎。
糜旸上得高臺后不久,他身后的百余官員亦齊齊來到高臺之上,然后按照早就知道的各自坐席紛紛落座。
這時上百位官員的視線,都是朝著下方望去。
就是沒有資格上高臺的那數百官員,他們在糜旸上高臺之后,也紛紛背對高臺朝著身前不遠處的三軍望去。
今日的主題,便是大閱兵。
當眾人都準備好后,糜旸看向一旁的丁封。
丁封在得到糜旸的示意之后,他立馬來到高臺前沿,然后他在高臺上之上高舉起手中的五彩令旗。
五彩令旗在日光的照射下,顯得絢麗非常,光彩耀眼。
一軍之帥者,掌五彩旗,號令三軍。
在高舉手中的五彩令旗三息過后,滿面潮紅的丁封在數萬人的注視下,用力的將手中五彩旗按特殊的規律揮舞起來。
雖然在場的人都知道三軍之帥不是他,而是他身后的糜旸。
但在數萬人面前為一軍之帥掌旗,對出身極其貧寒的丁封來說,也是一種莫大的榮譽。
而當丁封揮舞著手中五彩旗的動作被下方三萬大軍中的一眾將官看到后,那三萬原本靜立在空地上的大軍頃刻間就有了反應。
高臺下方的空地上,先是從各處響起一些甲胃的碰撞聲。
然后這些原本不仔細聽還聽不到的甲胃碰撞聲,隨著時間的推移,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越發響亮起來。
一百,一千,最后直到數萬聲。
既是耀武閱兵,今日三萬大軍自然皆是甲兵齊全。
三萬大軍中的各級將校早就注視著高臺上的一舉一動,因此他們在看到丁封釋放出的信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