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天化日之下張嶷帶兵圍住高臺的行為,還是有一些官員發現的。
只是那些官員看著身穿梁州官軍服飾的士卒,他們并沒有對張嶷的行為有所疑慮。
今日是梁州舉行大閱兵的時候,有一些兵馬調動很是正常。
再加上高臺上正坐著梁州牧糜旸,他的部下會調動兵馬保護高臺內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那部分官員并沒有搭理帶兵前來的張嶷。
身為糜旸的一員心腹愛將,張嶷在梁州還是很不少人認識的。
只是在場的官員,卻很少有人看得起張嶷。
張嶷與鄧艾一般俱是出身寒門。
而在場的官員大多都是士族出身,高傲的士族子弟看不起寒門出身的張嶷,在當世也算天經地義的事。
哪怕張嶷為大漢立下的功勞,比他們多的多。
在不想搭理張嶷的情況下,那部分發現張嶷行為的官員,又將目光注視到場地中的閱兵儀式上。
這時在空地中,那上千輛疾馳的戰車已然來到數千位木人的百步之內。
在這個距離之內時,上千輛戰車上的射手快速得取下背上的弓弩,然后以十分嫻熟的手勢從腰間的箭囊中拿出一支利箭。
上千站在疾馳戰車上的梁軍射手,在將手中的利箭搭在另一只手的長弓上時,基本沒有過多猶豫。
他們下意識地將手中的箭失,朝著前方的木人射去。
哪怕是在疾馳的戰車上,這上千射手搭弓射箭的動作也一點都沒受到影響。
隨著上千聲利箭的破空聲響起,上千支帶著寒光的利箭朝著那數千木人呼嘯而去。
僅僅就在片刻之后,借助風勢的上千支利箭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插入那數千假人的陣列中。
而當上千支利箭落入數千假人的陣列中后,由于箭勢之強,那上千支箭失紛紛釘入了數千木人的身體中。
看到這一幕后,高臺上下的數百官員齊齊發出一陣喝彩聲。
在當世只有少數強軍才盡皆身穿鐵甲,大多數士卒穿著的是布甲,那些布甲的防護力還真不一定有木頭高。
所以盡管那數千敵人都是木人制作的,但是這一幕還是引起了喝彩聲。
至少這一幕證明了那上千射手的訓練有素,及梁州軍備的鋒利。
而就在高臺上下的喝彩聲響起之后,那上千輛戰車已然以極快的速度,沖入了那數千假人的陣列之中。
戰車強大的撞擊力,很快就將前方的千具木人生生撞飛。
在上千具木人朝后飛起之時,戰車上的戎右揮舞起手中的長戟,收割起左右的木人首級起來。
一顆顆首級被鋒利的戟刃削斷騰空而起,然后又重重的摔倒在地。
時間不過三刻,那數千木人的陣列已然被沖的七零八落,被上千戎右削去首級的木人更是不在少數。
當看到這一幕后,高臺上下的數百官員,臉上都流露出滿意之色。
有這樣訓練有素的士卒保護他們,他們感到很開心。
可是還未數百官員臉上的滿意之色消散,隨著一陣陣更加急促的鼓聲響起,收到指示的那上千戰車開始緩緩退出戰場。
他們的任務結束了,接下來才是重頭戲登場。
在上千戰車在鼓聲的催促下退場之后,高臺下方的廣闊空地中,突然出現了讓人熱血沸騰的一幕。
只見在下方的場地中,漸漸走出了兩列相對而立的軍陣。
觀那軍陣的人數,一方當在五千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