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地斗、劍戈相接、去就相薄”
這位學識廣博的官吏一直在喊著這兩句話,而隨著他的高喊,他的眼眶中也變得濕潤。
這兩句話出自著名的史書漢書。
而這兩句話記載的正是大漢國力鼎盛時,中央軍進行閱兵時的場景。
當年大漢國力強盛時,萬邦臣服,使節不斷。
漢代的帝王就喜歡在各國使節面前開展閱兵,他為的便是向天下的人展現漢軍的強大
或許因為是閱兵,所以雙方大軍不可能真正的展開廝殺,無法真正體現戰場的殘酷。
但是對于同根同源的梁軍來說,他們可以一個在男人的命令下,毫不遲疑的朝著前方的同袍揮舞兵刃。
他們可以不需要靠交口相傳,單單聽鼓聲,觀令旗,便能整齊劃一的做出動作。
他們哪怕是擊傷同袍后,也能毫不猶豫的繼續向前,只因高臺上的鳴金聲未曾響起。
這一切的一切,無一都不在證明著這樣的軍隊是一支令行禁止,訓練有素的軍隊。
而這樣的軍隊,無疑可以自豪的喊出“天下強軍”這四個字
沒想到記載在史書中的場景,今日自己卻能在這處高臺上看到。
看著這復刻出大漢鼎盛時軍威的一幕,又怎么會不讓這位老者感到興奮無比呢
而當這位年老官吏高喊出這兩句話后,高臺上的有讀過漢書的官吏也紛紛明白了老者的心境。
誰人不向往漢書中所記載的大漢盛世呢
現在他們在梁州的高臺上,初窺當日大漢鼎盛時的軍勢了。
興奮的情緒是會快速傳染的。
不久后整個高臺上的官吏都被那名老者官吏所感染,臉上紛紛流露出亢奮之色。
梁州有如此強軍,將來復興漢室難道還會是奢望嗎
特別是這支強軍,還掌握在糜旸這個天下名將手中。
而當眾人的臉上紛紛流露亢奮之色后,糜旸下達了鳴金的命令。
目的已然達到。
當尖銳的鳴金聲從高臺上傳到場下時,下方正在長短兵交戰的漢軍頃刻間做出反應。
他們在各自將官的指揮下,有序的朝著后方的退去。
等交戰的兩方大軍分開后,早就做好準備的鄧艾深吸一口氣,他從坐席上來到了糜旸的身前。
在眾人還沉浸在亢奮的情緒的時候,鄧艾在眾人的目光下對著糜旸一拜,口中大聲進言道
“臣有一制名為三長,可助梁州國力增長,還望牧伯采納。”
眾人見鄧艾是出來向糜旸獻策的,許多人的心中浮現鄙視的情緒。
寒門出身的人就是如此不要臉,真會挑時機討好牧伯。
可是接下來他們心中的這種看法很快蕩然無存。
因為在說完這句話,鄧艾就掏出懷中的文書,將三長制的具體內容給講述了出來。
當聽到何為三長制之后,整個高臺上的官員全都炸了
吳懿更是嚇得用難以置信的眼神,朝著糜旸望去。
他今日所作的這一切,竟然是為了這一個目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