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現在楊阜又深得曹真喜愛,曹真更不會因此事而對楊阜心有不滿。
曹真舉起桉上的朱筆,很快就在姜維的名字后面寫上一個準字。
并且他還具體寫明,賜予姜維的官職乃是中郎,天水郡參軍。
對于一個剛剛及冠的年輕人來說,曹真對姜維的賜官,已經算超規格拔擢了。
而曹真之所以會對姜維如此,倒不是說他有多看重姜維。
哪怕在姜維的人生介紹中,楊阜特地點明姜維在天水郡中有著“幼麟”的美譽。
可是曹真知道,在品評人物蔚然成風的當世,哪個世家子弟沒有一些美譽在身上。
但最后真能擔得起身上美譽的,又有幾人呢
曹真完全就是看在楊阜的面子上,才給姜維如此重的賞賜。
在決定完姜維的賞賜之后,曹真便將手中的竹簡下意識地合上。
完全沒有一點想深入了解姜維的意思。
在他看來,姜維現在只是他施恩于楊阜的一個籌碼而已。
無須太過重視。
至于姜維是不是“幼麟”,一切還得看姜維將來具體的表現。
反正他人在天水,還能跑了不成
楊阜在離開議事廳后,便立即召集一眾屬吏。
楊阜的個人能力是很強的,否則他也不會接連得到曹操與曹真的看重。
在卓越的個人能力之下,楊阜很快就安排好他剛才所獻計策中的一切事宜。
在楊阜的安排之下,數十位屬吏有條不紊的一一從他的府中離開,然后就馬不停蹄的離開陳倉朝著南方而去。
這數十位屬吏身上,各有各的使命。
等數十位屬吏都離開之后,剛剛忙完的楊阜伸了個懶腰然后起身來到院外,他登上院外的一座高臺朝著南方望去。
他看的方向,正是梁州。
在剛剛看到那封來自梁州的情報之時,他的臉上流露出凝重之色。
或許旁人以為他是在思考,這是不是進攻梁州的時機才會如此。
但實際上他之所以會臉露凝重是因為,糜旸的行為令他感到一些害怕。
那些倒在糜旸屠刀之下的是各大世家豪族的族長,而他楊阜也是。
正因為有著這層身份,楊阜才更能感同身受地意識到,糜旸的那個行為對世家豪族的特權的沖擊力有多大。
若真讓他毫無掣肘成功之后,那對他的家族來說,會是一件好事嗎
以糜旸的能力,誰也不敢保證,他沒有攻下涼州的那一日。
所以楊阜絕對不能坐視糜旸成事。
天子當與世家共天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