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要的是,以曹真目前在曹魏的地位,他畫的大餅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主理一切軍政,實質上便是涼州牧了。
面對這樣衣錦還鄉,手握斧鉞的巨大誘惑,楊阜又豈會不心動呢
楊阜的臉上浮現激動之色,他立馬深深對著曹真一拜“臣豈不敢竭盡心力”
聽到楊阜的這句話后,曹真臉上的笑意越來越盛。
感到機不可失的他,便立即讓楊阜退下,前去早點實施這個計策。
而在楊阜收到曹真的命令退下之后,在場的諸多魏將也紛紛告退。
在諸將全都離開后,曹真暫且壓抑住內心的喜意,開始處理身前桌桉上的政務。
雖然曹真的具體權責是都督關中諸軍事,但曹魏的都督,本來就是軍政一體的性質。
所以哪怕關中三州皆有刺史,但是最后的政務決策,還是要報送到曹真的手中預覽。
關中一地地域廣大,許多瑣事各州刺史都可自行處置,但除去大量的瑣事之后,曹真需要處理的政務也并不少。
目前他著重要處理的,便是關于諸州各郡縣長官的具體任命。
盡管曹丕稱帝已經有一年,九品中正制已然漸漸成為曹魏最重要的選官之法。
只是曹丕還不算太傻,他并沒有完全廢除察舉制。
并且他也曾下過嚴令,但凡重要職位的人事任命,除去各地的中正官同意之外,還必須交由當地的最高軍政長官進行最后的確認。
因為對楊阜的看重,所以曹真先預覽起關于梁州人事的具體任命內容起來。
可就是當他看完其中大部分內容之后,這封竹簡中的一個人名引起了他的注意。
姜維。
之所以這個名字會引起曹真的注意,不是因為姜維乃是關中有名的大名士。
乃是因為年紀剛剛及冠的他,竟然會出現在楊阜報送給曹真的人事任免報告當中。
要知道能送到曹真手中審閱的,至少都是一縣縣令的任命,而以姜維如今的年紀與名氣,他根本就夠不上這個級別。
可是隨著曹真繼續察看姜維的人生履歷,他明白了楊阜為何會將姜維放在這份名單中。
因為楊阜是想要讓曹真給姜維賜官。
直接賜官這種權力,很顯然不是楊阜區區一個涼州刺史可以擁有的。
而在這封報告中,楊阜也說明了為何他會建議曹真給姜維賜官。
原因便是姜維的父親姜囧曾死于王事。
給姜維賜官有利于鼓勵大臣的報國之心。
當然曹真也知道,能讓楊阜堂堂一個涼州刺史特地向他建言賜官,原因肯定不是那么單純的。
曹真看了看姜維的出身,他瞬間明了了一切。
姜維出身天水冀縣大氏,而楊阜亦出身于天水冀縣大氏,想來這兩個大族之間,肯定交情莫逆。
沒有這樣的出身,姜維年紀輕輕想來也無法擔任州從事一職。
在想通這一點后,曹真并沒有覺得奇怪。
楊阜的行為對于出身大族的他來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人脈一直是大族最為看重的一種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