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阜或許永遠都無法理解劉備的行為。
只不過不理解歸不理解,楊阜能被曹真倚為智囊,他的智慧是不低的。
在得知劉備政權發生的巨變后,楊阜馬上開始思考,他能幫大魏在這場巨變中得到什么樣的好處。
在思考的同時,楊阜亦將目光看向了陪侍在側的一位英武青年。
這位青年正是不久前剛剛到達陳倉的姜維。
以姜母與楊阜的關系,姜維在來到陳倉后肯定是第一時間投奔楊阜。
而楊阜也沒有讓姜維失望,在姜維投奔他之后,他立馬為姜維謀得了一個校尉的職位。
校尉雖不是將軍,但也是軍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官職,位比千石。
姜維今年才不過剛剛及冠,就能在軍中獲得這樣的,已經超過當世絕大多數人了。
要么不說,在曹魏家世好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當然楊阜能給姜維校尉之職,除去他與姜維的淵源之外,還因為他知道姜維并不是只會夸夸其談的世家子弟,他是有真材實料的。
所以在姜維投奔他之后,楊阜便一直將姜維帶在身邊調教歷練。
當楊阜看向姜維之后,他便將手中的情報交給姜維觀看。
姜維見狀也不扭捏,他接過情報看了起來。
在看完情報中的內容之后,姜維的臉上也浮現了驚詫之色。
很明顯,他也沒有能預料到劉備與諸葛亮會如此做。
只不過在驚詫之后,姜維的臉上便浮現了思索之色。
聰慧的他知道楊阜給他看這封情報的緣由。
楊阜之前的謀劃他是知道的,現在當看到成都的巨變之后,姜維便知道楊阜之前的謀劃已經宣告失敗。
本來按照楊阜的設想,哪怕劉備與諸葛亮看出了他的圖謀,但以益州世家的影響力,他們二人一時之間也是不能解決益州的動亂的。
可是劉備與諸葛亮是不能快速平定益州的動蕩,但他們卻可以快速解決造成動蕩的人。
這樣一來的話,楊阜之前的圖謀,自然就成了無根之木。
姜維一方面心中暗贊劉備與諸葛亮手段的高超,一方面正在快速思索著他這一方該如何反制。
以姜維的才智,他很快就思索出一條良策。
姜維對著楊阜一拜后言道“使君,南中可用。”
聽到姜維說出這個建議,楊阜的眼角浮現一些笑意,只是楊阜覺得還不夠好。
楊阜對姜維的期待是很高的。
利用南中與他心中的想法可謂是不謀而合,但他卻期待姜維能給出更好的計策。
姜維注視到了楊阜帶著期待的目光,迎著楊阜的目光,姜維沒有讓楊阜失望,他又接著說道
“漢中可謀矣。”
當聽到姜維的這句話后,楊阜瞬間眼睛一亮。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