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調撥五千大軍南下也是一種現實需要。
糜旸覺得以他師父的節操,他應該做不出來南下的梁軍自籌糧草的這種舉措吧
因為地位的差別,法邈考慮的不如糜旸全面,他也不知道糜旸心中的諸多想法。
所以在法邈聽完糜旸的話語后,他感受到的是糜旸話語中流露出的那種強大自信。
特別是糜旸在說到梁州即將無援軍的時候,盡管這是一種很不利的事實,但他的臉上并未浮現驚慌之色。
這一點又讓法邈內心欽佩不已。
糜旸既然已經有所決斷,那法邈自然不好再勸。
于是乎法邈很快寫好兩道文書,然后便對著糜旸告辭。
見狀糜旸也不阻攔。
在法邈離開之后,糜旸又開始思索起法邈剛才的表現起來。
法邈作為他在梁州最看重的臣子之一,他剛才在聽到魏軍要趁己方內亂大舉進攻時都難免會驚慌失措,那其他臣子也不會好到哪里去。
可是這一點也不是知道就能解決的。
對這一點,糜旸也表示理解。
想當初孫權領軍十萬攻打公安時,他內心中的驚慌不比法邈現在的少,任何人都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
只是糜旸還是將這一點記在了心中。
大漢要想真正復興,單單靠一個他,或者是一個諸葛亮,都是不可能辦到的。
大漢需要的是許多能夠獨當一面的大才,而這一點是大漢目前最為缺少的。
當年他能走到這一步,是關羽給了他成長的機會。
現在隨著他越來越接近關羽的位子,那么他相應的也要給旁人這些機會。
唯有如此,大漢方能一直昌盛繁榮。
這也是他剛才否決法邈提議的原因之一。
當世之人都是卷念故土的,故土無憂遠征自然可以,可若是故土面臨危險呢
對于鄧艾帶領的那五千大軍來說,梁州便是他們的故土。
若是他們一旦聽到梁州即將面臨戰亂,他們的斗志肯定是會受到影響的。
甚至于會引發一些更嚴重的事。
而到時候,看的就是鄧艾的手段了。
上位者看的永遠都是結果,現在的糜旸,正如當年的關羽一般。
在這層想法在心中閃過之后,糜旸便又考慮起來日即將面對的戰局。
魏軍之所以會出兵,無非看的就是梁州得不到援兵,覺得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時機。
按照常理來說,他們的這點判斷是對的,換做是糜旸,也會在這時選擇出兵。
只是他們卻不知道一點,那便是糜暘是穿越者。
敵軍未動,導致無人能知道敵軍將來的戰術是什么樣的。
這會讓梁軍陷入被動。
只是糜暘會不知道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