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漢軍不好戰勝,我們便退回來匯合其他大軍,再籌劃下一步。
這樣一來使者將來也不會怪罪我們不盡心為大魏辦事。”
高定在聽完孟獲想出的妙計之后,他臉上的喜色越來越盛。
可惜高定沒有文化,實在想不出什么詞語稱贊孟獲,他只是大笑著拍掌說道“好”
之所以高定會覺得孟獲的計策好,乃是因為孟獲的計策可以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或許從整個天下的視角來看,高定與孟獲這兩位蠻王的稱號,更像是一個笑話。
他們二人本身也算不上當世的智士,但不代表他們二人就是傻子。
高定與孟獲二人會輕視諸葛亮,但卻不會無視。
更何況就算諸葛亮無能,但高定與孟獲二人聽說,在諸葛亮的南征大軍中,有著一部來自梁州的精兵。
糜旸的威名高定與孟獲可是聽過的,對于他派來的精兵,他們不可能會輕視。
故而孟獲才想著先與諸葛亮打上一場,試探下敵軍的虛實。
或許對于其他大軍來說,這一仗若是打敗了,有可能會讓他們遭受重創,但對高定與孟獲來說,他們卻不會有這個擔憂。
因為他們的部眾,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他們的族人,對他們的歸屬感很強。
除非他們二人身死,否則他們的部眾是不會輕易歸順諸葛亮的。
而只要他們的部眾不想歸順諸葛亮,那么萬一敗了就敗了,大不了逃入群山中就是。
對于當地土生土長的彝人來說,這對他們幾乎算是一種天賦技能。
崇山峻嶺對敵人來說是天塹,但對南中的彝人來說,卻是他們最熟悉的地方,也是他們最后的天然屏障。
故而孟獲提的計策,可以說對他們百利而無一害,怎么能不讓高定感到欣喜呢
大笑著過后,高定便讓族人呈上來許多酒肉,然后便與孟獲一起歡快的食用起來。
從高定的這副表現來看,他似乎是覺得勝利就在眼前
高定不傻,但著實也算不上很聰明。
在一夜的歡愉過后,第二日一早高定與孟獲便分別帶著各自的部眾朝著僰道縣進發。
南中一地乃是彝人與漢人雜居的地域,在這里彝人的數量是很多的。
而南中的彝人又大多聚集在越嶲郡與益州郡中。
在這種情況下,高定與孟獲分別作為兩郡的彝人首領,他們手下的部眾肯定不少。
畢竟彝人與漢人不同,由于彝人世世代代生活都頗為困苦,這養成了他們悍勇無畏的性格。
若真正完全動員起來,彝人甚至連族內的女人也可以上陣殺敵。
當然目前還未到生死存亡之際,故而兩位蠻王并未將族內的所有彝人召齊。
但在他們召集大部分族人的情況下,兩人合軍之后總兵力也達到了萬余。
萬余大軍,這種數量的兵馬,放在中原也是一支不可小覷的軍事力量。
而這萬余大軍,也是高定與孟獲二人心中最大的底氣。
作為蠻王,高定與孟獲二人帶領族人出征的行軍路線,很是不同尋常。
為了趕時間,他們并未從官道或者從河流向著僰道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