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率軍離開越嶲郡之后,便一頭扎進了犍為郡的大山之中。
益州南部山脈縱橫,這就導致許多官道都是繞路修建的,若是尋常的大軍哪怕再趕時間,也只能順著官道乖乖繞路前進。
但對當地土生土長的彝人來說,既然山擋在他們的前方,那么便直接從山中過即可,當年沙摩柯領軍支援公安時也是這么做的。
講究的就是一個直線距離。
因為彝人特殊的行軍路線,不過幾日后,他們就來到了僰道縣外。
而因為萬余彝人一直在深山茂林中行軍,故而哪怕諸葛亮在到達僰道后派出了許多斥候,但那些斥候根本就沒辦法提前探查到彝人大軍的行蹤。
等到彝人大軍從僰道外的深山中現行之后,諸葛亮派出的斥候方才探查到他們的到來。
可這時高定與孟獲所率領的大軍,已經離僰道縣很接近了。
在探查到有上萬敵軍突然出現在不遠處后,漢軍斥候在大驚之余,便立即將這個消息報到諸葛亮的手中。
就在諸葛亮得知這個消息后不久,一隊孟獲派出的使者也來到了僰道縣外,請求諸葛亮的接見。
正在召集諸將議事的諸葛亮在得知這個消息后,心中有些驚訝。
蠻人的想法,果真不能按常理推斷。
但最后諸葛亮還是讓人將孟獲派來的使者帶到他的大帳中。
孟獲所派出的使者,乃是他的親弟弟孟優。
孟優在被漢軍帶到諸葛亮的大帳內后,他便見到了坐在上首的諸葛亮及一眾大漢的將領。
在初見到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氣度雍容的儀表便讓孟優有些心生敬佩。
諸葛孔明果真如傳言中所說的那般,觀之相貌不似凡人。
當世人,比后世人更加看臉。
只要儀表夠好,哪怕是敵人也會心生好感。
可喜歡諸葛亮的儀表歸喜歡,孟優尚未忘記自己此番前來的目的。
不過還未等孟優開口,帳內就有一人指著孟優的鼻子怒斥道
“爾等叛賊,還有臉自稱使者乎
大漢一向待爾等不薄,爾等為何反叛”
怒斥孟優的人,正是諸葛亮的主簿楊儀。
在楊儀的怒斥之下,帳內的諸多漢將也對孟優怒目而視起來。
但孟優自小與彝人生活在一起,脾性與茹毛飲血的彝人十分相似,區區怒斥倒還不至于讓他慌亂。
面對著楊儀的怒斥,孟優驕橫地抬頭言道“蓋聞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天下鼎立,朝廷有三,是以遠人惶惑,不知所歸也。”
幼呵
當聽到孟優的話語后,楊儀的怒氣更加升騰。
區區蠻人,竟敢桀慢至此
什么叫夜郎自大,他今日算是見識到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