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必須步步為營,否則你我身死事小,辜負了君侯對我等的期望,那將來你我有什么面目面對君侯”
鄧艾在言語中提到糜旸,讓慌亂的石包猶如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一般,瞬間冷靜下來。
死亡不可怕,可要是讓他辜負糜旸對他的知遇之恩,那比殺了他更讓他難受。
在冷靜下來之后,石包也開始認真的分析起當今漢軍面臨的險惡局勢。
很快石包就對鄧艾說出了他心中的想法。
“縱使我軍軍心再如何動蕩,可敵軍要想擊潰我軍,也需要在正面對戰之中。”
四面楚歌的計策只能大大增加敵軍對戰的勝率,可不會讓他們就直接取得勝利。
“既然如此,我軍接下來就當繼續堅守營壘不出,讓敵軍無機可乘。”
“而要想讓我軍軍心平復的關鍵在于,在我軍堅守的這段時間之內,那些感染瘴氣的士卒是否能夠痊愈。”
石包的分析讓鄧艾的大腦也有了個清晰的脈絡。
“仲容所言甚是,四面楚歌之計終歸只是火上澆油,只要我們能釜底抽薪,那么敵軍的四面楚歌之計就不攻自破。”
在鄧艾說完這句話后,石包馬上接著說道“我接下來會協同孟獲,共同督促營內醫者的治療進度。
而士載在這段時間內,就應該不動聲色,繼續如往常一般巡視諸營,以靜制動。”
這一刻石包并未將鄧艾當做他的上級,他就像幼時與鄧艾一同討論兵法一般,將他的見解一一告訴他身前的這位好友。
而鄧艾見石包說出了他心中想說的話,他的臉上流露出一些笑容。
或許當下的局勢對漢軍很不利,可幸運的是,他不是一人在承擔這險惡的局勢。
鄧艾允準了石包的建議。
在鄧艾允準之后,石包就要告辭前去履行自己的職責。
只是在石包離去之前,鄧艾對著石包問道“仲容可有信心”
面對鄧艾的這句詢問,石包陷入了沉默之中。
雖然他剛才與鄧艾分析的頭頭是道,可當下漢軍面臨的險惡局勢尚未有絲毫改變,在這種局勢之下,什么事都有可能發生。
不過在沉默一會之后,石包沉吟道“存亡之分,在于你我,何言可或不可”
說完這句話后,石包便對著鄧艾一拜離開了大帳之內。
等石包走后,鄧艾仔細琢磨著石包方才說的那句話,他不由得笑了出來。
這一刻他才真正明白了當日糜旸為何會派他南下。
糜旸需要的是可獨當一面的大將,而獨當一面,指的絕不是打順風仗。
而就當夜郎縣外的漢軍陷入困境之時,一騎渾身帶血的信使正快速朝著益州郡趕去。
這件事鄧艾與士徽都不知道。
讓他們更加不知道的是,漢章武三年二月,魏軍真的要開始對梁州動手了。
紛爭亂世,大江東去,盡是流不盡的英雄血。
天下大勢,變化萬端。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的梁州,將會被無數的英雄血所浸潤。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