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不及時領軍進入武都郡,則敵軍先鋒在當地部分羌氐首領的支持下,就很可能在短時間內控制住武都郡。
兵貴神速,若一旦武都郡被敵軍控制住,那就算最后冠軍侯同意了我的方略又有何用
再者,冠軍侯既然用我,自當信我,何須去做這種無謂的事”
在說這句話時,馬超言語中流露出強大的自信。
因為心中的訴求,因為佩服糜旸的為人,馬超不介意他接受糜旸的指揮。
但既然他愿意為糜旸所驅使,那么糜旸自然也當信任他,若事事需奏報,事事要插手,馬超內心中的驕傲,將不允許這種事的發生。
說完這句話后,馬超便直接對著張嶷宣布道“你無需多言,冠軍侯有言,當我領軍至陰平之日起,陰平內外一切大軍皆由我節制。
我手中有冠軍侯之手令,你若不信,自可查驗。”
見馬超這么說,張嶷瞬間就沒了反駁的言語。
又何必檢查手令呢,早在馬超到達陰平之前,來自州府的手令就已經送到張嶷手中,張嶷自然知道馬超說的一切都是真的。
看到張嶷不再勸阻他后,馬超邊轉身走下城墻邊說道
“半個時辰后,我要見到三千大軍在城外等我。
世人皆言梁州軍乃天下精銳,想必做到這一點并不難。”
馬超所率的兩千梁州軍剛剛抵達陰平,一路上長途跋涉的他們,定然不適合再度出征。
所以馬超要率領的,就是原先張嶷帶來的那三千梁州軍。
張嶷見馬超的態度如此果決,礙于軍令如山,他只能躬身領命。
可是在讓人去安排大軍出征的事宜之后,張嶷為穩妥起見,還是派出了一騎信使快速朝著南鄭趕去。
現在能阻止馬超的只有糜旸了。
就算馬超不聽糜旸的,但只要糜旸的手令一到,完全忠于糜旸的梁州軍,自然會知道該站在哪一邊。
當初糜旸在梁州進行的軍隊改革,早已經從根本上杜絕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一點。
就在馬超領軍朝著武都郡進發的時候,身為郭淮先鋒大將的姜維,已經率領三千魏軍進入了武都郡中。
由于楊阜之前的請托,郭淮對姜維還是挺重視的。
在姜維劃入郭淮的大軍中后,郭淮當即上表曹真任命姜維為討寇校尉。
雖說姜維之前在楊阜手下時,也是一校尉,但以當世的體制而言,凡是名號中帶有征討這類字眼的封號,那它定是它那一個位分等級中最頂層的存在。
也就是說,年方二十的姜維還未立下什么功勞,他便一直處在升遷的過程中。
這就是當世身為世家子弟的好處。
當然郭淮能任命姜維為他的先鋒大將,倒不僅僅是看重姜維背后的人際關系。
在這半多個月的行軍過程中,郭淮曾特地考察過姜維幾次,他發現姜維是有真材實料的。
世家子弟之間,總是互相有著愛才之心。
在發現姜維不是徒有虛名之后,郭淮便力排眾議,讓姜維擔任了西路軍的先鋒。
相比于對姜維校尉的任命,這個職務才是體現郭淮對姜維看重的地方。
史書上的大戰惜字如金,但基本上都會記載先鋒大將的名字,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在古代戰爭中,先鋒大將對己方大軍的重要性。
可以說在如今這場天下萬眾矚目的大戰中,身為魏軍西路軍先鋒大將的姜維,已經有了將名字記錄在史書上的資本。
而將來史書會如何書寫他,看的就是他這個先鋒大將當的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