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朱褒,剛剛大敗一場的雍闿實在拿不出太多兵力,這次他只帶領了三千大軍來到了夜郎縣外。
當然人數雖不如朱褒多,但這三千大軍也算是雍闿手中最后的倚仗了。
可以說為了這一仗,士徽、朱褒以及雍闿,都相繼拿出了手中所有的底牌。
當得知朱褒與雍闿率大軍來援的消息后,士徽喜不自勝。
哪怕雍闿帶來的大軍不多,但眼下他們三方合力,總兵力已經突破兩萬。
兩萬余的大軍突破漢軍大營尚有些困難,但借助地利將漢軍再度團團圍困起來,那還是問題不大的。
于是在漢章武三年的十月末,夜郎縣的漢軍再度陷入了叛軍的合圍中。
好像一時間,半年前漢軍面臨的那四面楚歌的境地又即將上演。
而士徽為了進一步打擊漢軍的軍心,他不止在夜郎縣外散播謠言,還在臨近的幾個忠于漢軍的縣城散播諸葛亮大軍被團團包圍的消息。
這消息從目前的局勢來看,也算是事實。
所以當這個消息散播開來之后,也在不久后傳到了劉備的耳中,引起了他的急切和擔憂。
可縱使劉備再急切,擔憂又有何用呢
當下大漢已經無可用之將,更無可調之兵,劉備能做的也只有相信諸葛亮一途。
而當這在外人看來十分危險的局勢發生之后,身為南中漢軍統帥的諸葛亮又在做什么呢
他正在凝神看著大帳內的地圖。
今日的夜很黑,整片漢軍大營除去必要的位置有著火把照明之外,其他位置都陷入了一片黑暗中。
這片濃厚的黑暗,好像預示著漢軍來日的光景,壓得上萬漢軍都有些透不過氣來。
但,在這片廣袤濃郁的黑暗之中,卻有一抹亮光一直存在。
那抹亮光正是從諸葛亮的大帳中的燭火發出。
也正是這抹亮光,給了上萬漢軍心中留下了一份期盼。
諸葛亮又何曾不知,在當前的局勢之下,漢軍的軍心將會面臨著怎么樣的動蕩呢
或者這種情形,乃是他提早就有預料到的。
畢竟漢軍面臨當下的局勢,與他這個大軍統帥有著直接的關系。
在過去的時日中,并不是沒有將領對諸葛亮提出過建議,他們希望漢軍要么及時退回越嶲郡,要么就趁敵人大軍合圍前,先擊敗士徽所部。
可這些在他們看來很中肯的建議,卻無一不被諸葛亮拒絕。
并且諸葛亮拒絕的態度很是堅決。
諸葛亮從沒希望有人可以懂他心中的謀劃,高山流水,知音總是難尋的。
由于心志堅定,諸葛亮也沒有被眾人的質疑,漢軍士氣下降的事實所影響。
這段時日以來,他甚至連議事也沒召開過,他只是靜靜地在大帳內,觀察著夜郎縣外的地形。
諸葛亮睿智的眼光,順著手中燭光的移動,一點點地在夜郎縣的地圖上觀察過去。
夜郎縣地理位置特殊,它正好位于越嶲郡、益州郡、牂柯郡三郡要道的交匯之處。
這讓夜郎縣在這次南征大戰中,可以算的上一個兵家必爭之地。
若非如此的話,三家叛軍也不會想著,盡力在夜郎縣外消滅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