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在思索敗敵之策的時候,他情不自禁的想到了近年來,在天下間最著名的那場守城戰例公安之戰。
公安之戰不要說在近年來,就是在數十年戰亂不休的天下間,也是一場極為成功且著名的守城反擊戰例,并且這場戰例對當世的格局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公安一戰令江東元氣大傷,數年之內都無法恢復元氣。
這一戰的最大意義在于,讓江東孫權從此對大漢稱臣納貢,徹底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也讓大漢能夠集中全部的精力,應對北邊的強敵曹魏。
可以說若沒有這場大戰,大漢就沒有接下來的西城大戰與襄樊大戰的勝利。
自這一戰發生后,天下將領凡是守城之時,都會情不自禁地想到這場戰例,想著從其中學到些什么。
劉封自然也不例外。
而身為劉備兒子的他,也更能知道那場公安大漢前后的全部始末。
當回憶起公安之戰的全部細節后,劉封很快就從其中得到了啟發。
糜旸當初一開始是怎么打公安之戰的呢
當年呂蒙先是派出江東大將孫桓作為先鋒前往公安,而當時的糜旸力排眾議決意親自領軍出城迎擊孫桓所部。
據關平后來的講述可知,糜旸當時這么做的目的在于一句話守城,守得便是人心。
后來發生的事,也完全證明了糜旸的判斷。
在擊敗孫桓所部后,公安的軍心得到了極大的提振,并為將來的連續數月抵抗吳軍,了堅實的基礎。
而當下劍閣面臨的情形,雖與當年公安面對的有著不同,但有一點是一樣的。
在曹洪率數萬魏軍到來后,劍閣的軍心,顯而易見的受到了極大的波動。
若是不想辦法盡快提振劍閣內的軍心的話,那么劍閣是沒辦法長守的。
而當下的劉封,有沒有可能做到主動出擊魏軍并且取得勝利這一點呢
是有可能的。
或許曹洪是宿將,不會像年輕的孫桓一般,犯下輕敵的致命錯誤,但現在曹洪大軍正處于安營扎寨的過程中。
魏軍人數是多,但他們人數越多,代表著他們想在狹窄的山道中安營扎寨,就越是要耗費許多時間。
而在這段時間中,魏軍大部都會處于陣型雜亂的狀態之中。
這一點,便是劉封的機會。
優秀的將領,會善于學習優秀的戰例,但學習絕不是一味的模彷
在想到這一點后,劉封的精神開始振奮起來。
他是不善守,但兵無常勢,他為何一定要執著于守城呢
精神振奮起來的劉封,讓人召喚來心腹將領,開始具體商討起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就在漢中的戰局呈現漢魏兩軍相互對峙的態勢之時,剛剛隨同大軍到達陰平縣外的姜維,也出乎意料的收到了兩封信。
經過多日的修養,姜維腿上的傷勢已經痊愈,這讓他能夠再度隨軍參戰立功。
可姜維剛到陰平縣外,他便收到了楊阜送來的一封信。
這是從陳倉出發之后,楊阜第一次主動聯絡姜維。
對于自己的恩主來信,姜維還是十分重視的。
當他打開楊阜的來信看過之后,發現信中并沒有異常的內容,楊阜在信中只是讓他一定要好好跟隨郭淮建立功勛,爭取得到郭淮的賞識。
楊阜之所以會寫這封信,還是因為他心中的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