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疑之下的人,難免會想尋找盟友,而郭淮便是楊阜心中最好的盟友。
楊阜讓姜維爭取立功,一方面是為姜維好,一方面是為讓郭淮繼續賞識姜維,最好能將姜維引為心腹。
這樣縱算將來曹真想處罰他,憑借著同為世家及姜維的紐帶關系,郭淮也會在曹真面前為他美言。
當然姜維并不知道楊阜寫這封信的緣由,他只以為楊阜只是單純的叮囑他要多為大魏立功,于是姜維將楊阜叮囑的話,深深地記在了腦海中。
若是楊阜的這封信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話,姜維收到的第二封信則是讓他詫異不已了。
這封信是來自于陽平關,是糜旸親自寫給姜維的。
姜維在得知糜旸有信件送給他后,整個人都是懵懵的。
盡管志向遠大的姜維暗自在心中將糜旸當做他的敵手,可在明面上糜旸與他的地位、聲望猶如云泥之別,姜維實在想不到糜旸為何會突然寫這封信給他。
在收到糜旸來信的一瞬間,姜維心中不禁浮現一個想法
“漢白鹿竟知天下有幼麟乎”
除去疑惑與驚訝之外,姜維心中還有著竊喜與激動。
糜旸的身份地位擺在那里,能得到這種人物的親筆來信,這何嘗不是一種莫大的榮耀呢
在復雜的心情之下,姜維打開了糜旸的來信。
看完信中的內容后,姜維得知了糜旸寫這封信的緣由原來是那次與馬超的交戰后,馬超因為賞識他特意將他的存在告知給了糜旸。
而糜旸在得知他能得到馬超的賞識,并且得知他的父親是為了守護大漢國土而戰死后,便動了心思想寫信與他相交。
盡管糜旸的理由不是那么站得住腳,但姜維最后還是選擇相信。
畢竟季漢中的人,是一群富有理想的人,他們會對大漢忠臣之后有著好感很正常。
就像當年劉備選擇劉封為他的繼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重劉封乃是忠義之后。
不然天下間漢室宗親那么多,劉備又何必選擇一個外姓人作為繼子
劉備都有這樣出乎意料的舉動,身為他弟子的糜旸有類似的行為,那更是正常至極了。
況且若不是這個理由,糜旸為什么會突然寫信給他呢
難道是想要千方百計的拉攏他
這無疑是個笑話。
姜維雖自傲,卻不自大。
他與糜旸之間的身份差距太大,能讓糜旸動心思拉攏的人至少也該是郭淮那個層面的人物。
像他這樣有些名聲的雋才,益州沒有一千也有八百,糜旸完全沒理由這么看重他。
在去除心中的疑心之后,姜維便開始書寫起給糜旸的回信。
當世是極為看重禮節的,糜旸這種大人物突然來信,姜維無論如何也得回信一封以示感謝。
守禮是身為一個世家子弟最基本的操守。
但姜維不知道的是,在他的回信還未發出的時候,糜旸給他寫信的這件事,就已經被郭淮知道了。
也許是上天卷顧大漢,在糜旸書信到達的時候,楊阜書信也在這幾日到達。
在得知楊阜與糜旸短時間內皆不約而同給姜維遞送書信后,郭淮的眼睛瞇了起來。
他從來不相信巧合。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