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讓諸葛亮如當年一般主理這事,那才是最好不過的事。
想到這糜旸在喚醒法邈后,便對著他言道“你馬上尋找城中獵戶為向導,再派出一支擅長山戰的精銳小隊,最好是當年參加過奇襲定軍山戰役的兵士。
讓他們跟隨向導翻越定軍山繞道到劍閣,將我的意圖傳達給劍閣守將。
并且讓劍閣守將以最快的速度,將我的意圖報送到成都。”
“一定要快,漢中存亡,全系此舉”
糜旸的語氣中充滿了凝重。
糜旸凝重的語氣,讓法邈鄭重的對糜旸一拜
“臣必不負大將軍所托”
說完后法邈便轉身離開,前去安排去了。
待法邈離開城墻上之后,糜旸將目光望向定軍山的方向。
數年前有一位白衣儒者立于彼山山腰,綸巾飛舞,羽扇輕搖,為大漢搖出了一片朗朗乾坤。
數年后的今日,他的徒兒立于南鄭城頭,奇計暗定,部署一切,想著為大漢守出一個璀璨未來。
這也許便是傳承二字的含義吧。
糜旸看向定軍山的目光逐漸迷離
“若您在天有靈,請保佑我吧。”
說這句話的時候,糜旸的手不禁握緊了手中的書信。
他還有一位恩師呢。
他說過會盡快來幫自己的。
鄧艾率領著四千梁州軍,幾乎是以最快的行軍速度朝著劍閣進發。
日前他正式被劉備拜為左中郎將。
左中郎將可謂是中郎將中等級最高的軍職了,與更高層次的將軍也只差一線之隔。
可地位上的榮升,并未讓鄧艾有多么開心,哪怕這一日他早已期待許久。
鄧艾不為職位榮升而開心,不是因為他貪心不足,而是他心中一直心心念念記掛著梁州戰事,或者說記掛著他的主君糜旸。
鄧艾出身寒門,自小見識過人情冷暖的他,絕對沒有圣人的品質,對于功名他是發自內心的渴望。
但正因為見識過許多人情冷暖,他才更會珍惜真情的可貴。
這也是寒門子弟的可貴之處。
哪怕糜旸在過往的時日中多次訓責過他,可鄧艾卻永遠記得糜旸對他的知遇之恩與提拔之情。
現在糜旸有難,鄧艾又哪有心情為自己的職位榮升而感到愉悅呢
幸虧的是,陛下與丞相還是看重牧伯的。
在成都休整數日后,劉備就正式下詔讓鄧艾先率本部兵馬為援軍先鋒趕到劍閣。
在得到詔令后,鄧艾幾乎是以最嚴厲的語氣下達軍令,讓四千梁州軍以最快的速度收拾行裝,然后輕裝朝著劍閣快速前進。
這一路上,四千梁州軍可謂是日夜兼程。
不過高強度的行軍,并未引起任何一位梁州軍的怨言,他們皆是糜旸的嫡系部隊,梁州更是他們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