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救援自己的主君與故鄉一事,四千梁州軍心中的急切一點都不比鄧艾少。
在急速的行軍之下,鄧艾很快就領軍到達了劍閣之外。
面對四千梁州軍的到達,劉封并沒有選擇出關迎接。
劉封是有著非凡的軍事才能,他也用自己非凡的軍事才能剛剛為漢軍取得一場大勝。
可以說目前在大漢內,由于自己的身份與自傲,能讓劉封真正瞧上眼的人絕對不超過五指之數。
很明顯,鄧艾并不在其中。
不過鄧艾與劉封的身份差距極大,劉封不出城迎接鄧艾也是正常,鄧艾也并未對此事有什么看法。
只是由于心中的急切,鄧艾在安排好本部兵馬后,便以有要事稟報為由求見劉封。
鄧艾作為諸葛亮大軍的先鋒,劉封本來是不想見他的,可是劉封又想到鄧艾是糜旸的心腹,看在糜旸的面子上劉封便接見了鄧艾。
鄧艾在見到劉封后,他馬上開口向劉封建議道
“艾奉皇命領軍四千來援,加之關內五千之眾,我軍兵力將近一萬。
近萬兵力,我軍又占據地利,時勢已變,將軍不如率近萬精兵攻打魏軍大營,縱使我軍不能順利擊破賊軍。
可以我軍之兵力,賊軍必舉大兵來擋我,如此一來軍情或可為吳征北探知。
吳征北探知之后,便可知我國朝援軍已至,如此梁州軍心自定也。”
鄧艾一見劉封的面客套的話還未說幾句,便向劉封說出了他心中的計劃。
鄧艾認為他的作戰計劃有可行之處,但他卻不知道他的進言,引起了劉封的不滿。
一小小的中郎將,如何敢在自己面前大放厥詞
若是真有進攻的良機,那也應該是自己通知他,而不是他來“教導”自己。
以往劉備時常批評劉封“性情驕縱,剛愎自用”,從劉封的這兩個想法可以看出來,劉備批評的很對。
劉封的臉色一下子冷了下來。
“賊軍剛剛大敗一場,現在正是防備嚴密的時候,我軍若貿然進攻,沒有成效不說,勢必還會損兵折將。
吾奉陛下之命鎮守劍閣,豈可不顧劍閣安危而傾巢出兵
不明敵情而擅自請戰,若不是看在糜侯的份上,你早已經被吾軍法從事。
還不速速退下”
劉封狠狠訓斥了鄧艾一番。
被訓斥之后,鄧艾倒是還想再勸,可看到劉封的左右親衛正持刀上前,他最后也只能無奈的離開了。
他承認他的建議有冒險的成分,但梁州危在旦夕,冒險一試,總好過什么都不做好吧。
在鄧艾退下之后,劉封的臉色才稍有緩和。
劉封之所以斷然否決鄧艾的提議,一方面是他真的認為當下出兵攻打魏軍不是好時候,另一方面也有出于他私心的考量。
被劉備解除幽禁之后,劉封便知道他接下來的表現很重要。
所以他才會冒那么大的風險,選擇雪夜偷襲魏軍。
可同樣的正如他所說,劉備給他的任務是守住劍閣,并不是讓他支援糜旸。
他為何要冒著承擔劍閣不安的危險,做其他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