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備需要他的時候,劉封絕不會吝惜自己的生命,當年漢中會戰與上庸之戰時皆是如此。
可要是自己的私心與劉備明面上的命令不會有沖突的時候,那劉封的選擇也很簡單,那就是遵循自己的私心。
第一次襄樊大戰時,劉封就是采取了類似的做法。
當年關羽派了十數次使者,都沒能讓劉封出兵,現在哪怕糜旸有著與當年的關羽同樣的權力,可他不是還沒派出使者嗎
既然如此,還不如好好守住劍閣,這樣對劉備,對自身都算是最好的交待。
華夏有句老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優秀的軍事才能與不俗的戰績,并不能掩蓋劉封驕縱剛橫,私心太重的性格事實。
這樣的性格是福是禍,日后自有分曉。
漢章武四年四月,在益州大部援軍還未抵達劍閣的時候,大部魏軍已經來至離南鄭城外的不遠處。
這一月,在魏軍的勐攻下,曹真已經控制了漢中絕大部分的城池。
這一月,曹真的傷勢已經好轉了差不多,終于可以騎馬地出現在數萬魏軍身前。
高坐在馬上的曹真看著那近在遲尺的南鄭城,他的眼中有著無盡的怒火正欲釋放。
正是那座城池的主人,讓他在半年之前遭受了一場大敗,甚至還讓他落下了一生難以啟齒的殘疾。
于公于私,曹真現在對糜旸都是欲殺之而后快的心態。
可由于那一場大敗給曹真造成的印象太深,曹真在瀕臨南鄭城下后,并未貿然率軍朝著南鄭城繼續進發。
他在等著剩余魏軍部隊的集合。
就在曹真到達南鄭城的數日之后,剩余的魏軍也從漢中的四面八方齊集至南鄭城外。
到了這一日,南鄭城外匯聚了魏軍十余萬兵力。包括輔兵
同時,曹真的軍令也極快的傳開。
當曹真的軍令傳遍三軍以后,十余萬魏軍如同一大片望不到盡頭的烏云一般,齊齊向著南鄭城包圍而去。
在那十余萬人的軍陣中,還林立著許多與南鄭城墻等高的攻城器械。
那些高聳的攻城器械,就像矗立在無盡烏云中的山峰一般,正在以令人畏懼的聲勢朝著南鄭城步步逼近。
魏軍圍城的舉動很快驚動了城內的糜旸,在一眾心腹的簇擁之下,糜旸登上了南鄭城墻。
登上城墻的人都被城外的敵人聲勢所影響而臉色不穩。
但糜旸在看到這一幕后,卻不由得大笑道
“城下螻蟻,恰似當年江東鼠輩”
糜旸的語氣似嘲弄,似揶揄,但更似不在意。
而當糜旸的話傳遍周圍的人耳中后,想起糜旸公安戰績的眾人,都不禁跟著糜旸大笑起來。
哪怕城下無盡敵軍逼近,但誰能保證,他們身邊的漢白鹿不會再次扭轉乾坤呢
勝敗兵家事不期,視敵無物是男兒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