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回到劍閣城墻下的時候,遭遇到了阻礙。
當鄧艾在城墻下方叫著放下吊籃時,城上的士卒一時間并沒有動靜。
他們自然是認識鄧艾的,可他們也看到了鄧艾的身旁,這一刻正跟著幾名來歷不明的人。
哪怕那幾人破衣爛衫,看起來很落魄,但他們手中的利刃卻象征著他們身份的不一般。
鄧艾今日外出時,身邊并未跟著這些人,返回的時候卻突然帶著這來歷不明的幾人在城下叫關,這難免會讓人生疑。
畢竟眾所周知方圓十幾里內,除去魏軍之外,就再無其他軍隊。
這突然冒出的數人,來歷實在沒辦法不讓人生疑。
劍閣乃是益州命門所在,由不得他們大意。
當然憑借著這數人想要奪下重兵把守的劍閣,那肯定也是不可能的。
但要是他們是奸細,混進來讓劍閣內部生亂的呢
種種猜疑縈繞在城上士卒的心中,他們是直屬于劉封的部隊,劉封對鄧艾好感不佳,連帶著他們對鄧艾也談不上什么十足的信任。
狩獵通常不都是獵動物嗎怎么還憑空帶回來一些人呢
城上士卒的遲疑讓鄧艾大怒。
他現在只想快一些見到諸葛亮,哪里能接受這么被耽擱時間。
他本想出言解釋身旁幾人的身份,但又想到事關重大不可提前走漏風聲,于是只能強忍怒氣對著城墻上大喝道
“丞相知內中情由,還不速速去稟報。”
聽到鄧艾如此說,守城的劉封副將在將防務交予一名校尉后,便趕忙走下城頭。
倒不是他要故意為難鄧艾,只是日前劉封曾下達嚴令要禁止人任意出入劍閣,在劉封的嚴令之下,他也只能小心為上。
再加上鄧艾的軍職算不得太高,與他同為中郎將,這才讓他有堅守底線的底氣。
之前鄧艾能帶人出去打獵,也是得到了丞相的默許,不然他也是出不去的。
可若是如鄧艾所說,他今日帶這來歷不明的幾人歸來,丞相是知情的話,那么他的處理方式又是另外一種了。
至少要將這件事上報,而在上報給諸葛亮之前,他必須也先要讓劉封知道這件事。
這幾日來諸葛亮一直在與到達劍閣的諸位大臣商議軍事。
在這些大臣中,有些人對他的一些舉措有著不同看法。
諸葛亮不是獨斷專行的性格,他見內部有著不同看法,便想著通過議事的方式,達到求同存異的效果。
可就在諸葛亮與諸位大臣商議要事到關鍵地方的時候,帳外的親衛突然進來稟報,說是劉封有要事求見。
聽到劉封有要事求見,諸葛亮的眉頭陡然皺了起來。
盡管他深知劉封對他心有怨懟,但在相忍為國的想法之下,諸葛亮還是將劍閣的防務交予劉封全權處理。
現在劉封有要事求見,那么他口中的要事就很可能是關于劍閣安危的了。
想到此諸葛亮馬上讓親衛召劉封進來。
在諸葛亮的召見之下,劉封很快就來到了大帳中。
劉封進入大帳后見許多大臣皆在,他的眼中浮現了一些喜色。
在眾人的注視之下,他將鄧艾的“可疑之舉”當場匯報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