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來可短暫麻痹敵軍,二來亦可為我軍接下來所做的事提前做準備。
第二件事便是當下土山已經對南鄭構不成威脅,大將軍不如抽調大量民夫前去漢水、褒水河道處開挖堤壩,為后續的水淹南鄭做準備。
然后另派一部分軍士,在南鄭外開挖寬數丈,深數丈的壕溝,四面壕溝皆預留出一條寬闊的河道,以為將來接引漢、褒河水之用。”
聽完劉曄說的兩件事后,曹真立刻就應允下來。
至于劉曄所說的耗時頗長這一點,曹真卻不怎么在意。
當世攻城戰常常耗時頗久,只要能成功奪下南鄭,時間他有的是。
應允過劉曄之后,心情大好的曹真又開始犯了老毛病。
“待我軍拿下南鄭之日,孤必親自上表為子揚請功,到那時封侯拜卿,俱不在話下。”
可是聽到曹真的這句話后,劉曄卻沒有如旁人一般欣喜。
他對著曹真請求道“曄今日獻計皆是出于一片公心,不求來日高官厚祿,若大將軍體恤下臣的話,還望不要向世人透露,這一計乃是臣所獻。”
劉曄的婉拒讓曹真瞇起了眼睛。
歷經世事的曹真又豈會不知道,劉曄是為何會婉拒,原因絕不是他說的那般“不求高官厚祿”。
要真是如此,劉曄當年投奔先帝為何
劉曄之所以會婉拒,無非是覺得水攻之計太過毒辣,他不想擔這污名而已。
只是哪怕猜出了劉曄的心思,曹真也沒有太過在意。
曹真的性格與曹操頗為相似,他會重用名士,但對名士也談不上信任,這緣于他們都知道當世的名士,大多都是表里不一之輩。
見怪不怪罷了。
況且對于曹真來說,只要能成功拿下南鄭,那么他是不擔心名聲受污的。
屠城的命令都敢下,還怕這個嗎
心知肚明的曹真應允了劉曄的請求,曹真的應允讓劉曄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氣。
在心中的隱憂消失后,劉曄轉而又期待起雨季的到來。
這時劉曄又不禁如往日一般心中暗問一句
“面對這一計,你又該如何招架呢”
“啪”得一聲,糜旸將手中的快子重重敲擊在食桉上,然后他便情不自禁地大笑起來。
“縱爾縛樓至天,我會穿城取爾”。
這是什么高王發言
不過設身處地地想一下,面對漢軍今日的手段,哪怕所處的時空不同,但曹真發出與高歡類似的憤慨,那也算是情有可原。
只是理解歸理解,卻不妨礙糜旸大笑。
雖然不能直接出城清點魏軍今日的戰損,但想來魏軍今日損傷定然不小。
況且經今日一戰后,料來魏軍也不會很快發起進攻,這無疑又為他爭取到一些時間。
這怎么能讓糜旸不感到開心呢
與糜旸一般大笑的,還有在座與他一同用餐的法邈、呂、魏延幾人。
法邈等人既是笑曹真的憤慨,亦是笑糜旸的機智。
今日之前,誰又能想到糜旸會想出縛樓增高的辦法,破解魏軍的攻勢呢
由于心情不錯,堂內幾人用餐的速度都十分快。
待用完餐后,糜旸命人撤掉餐具,而后再讓人在地上鋪上地圖,他就這么與幾位心腹圍坐在地圖上開始商議起下一步的計劃。
嘲笑敵人是必須的,這也是提升己方軍心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