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虞翻與孫桓互相對視一眼,盡量不讓自己的喜色露于臉上。
虞翻與孫桓的小動作瞞不住諸葛亮,也從他二人的小動作諸葛亮也不難得知,這二人心中現在大概在想著什么。
他之所以會在虞翻與孫桓二人面前透露出這個對己方不利的消息,一方面是這個消息本來就瞞不住。
梁州之戰可謂是天下人盡皆矚目的一場大戰,孫權是一定會派探子探查這場大戰的詳情的。
或許由于漢中現在被魏軍團團包圍,一些太過具體的軍情,孫權肯定沒辦法探查到。
但“漢軍陷入下風”這種流于表面上的事,勢必瞞不住江東探子。
既然瞞不住,那就不用瞞。
另一方面嘛,諸葛亮是想通過這個消息,來引出他的下一句話。
一向從容的諸葛亮這一刻浮現愁眉不展的神色,他對著虞翻與孫桓二人繼續說道
“朝內有人向陛下建言,想派出使者前往江東,希望太尉出兵北伐淮南,為大將軍減輕一些壓力。”
“我今日召見二卿,為的便是這件事。”
原來是求援來了。
在得知諸葛亮的用意之后,虞翻與孫桓二人心中的喜意更甚。
但表面這二人皆是與諸葛亮一般,臉露愁容。
片刻思索之后,虞翻拱手向諸葛亮言道“江東乃大漢藩屬,大漢有難于情于理,江東都無袖手旁觀之理。”
“然丞相也知道,數年前公安一戰,我軍損失慘重,近幾年來一直未曾恢復元氣。
縱使太尉心懷社稷,愿意以熱血奉獻于陛下,然江東,江東
哎”
在說這番話的時候,虞翻臉上的愁容更甚,而為了讓諸葛亮取信,虞翻到最后甚至讓自己抽噎了幾聲,想以此來顯示當下江東的處境之難。
虞翻覺得他的話,加上他的這副表現,足以在名義上打消諸葛亮的圖謀。
江東絕對是大漢大大的忠臣,可誰叫糜旸公安一戰把江東打的那么慘了,既然如此,你諸葛亮也該理解下江東的困境吧。
虞翻的表現,只想讓諸葛亮發笑,但他生生忍住了。
當年他出使江東之際,曾實地考察過江東的水土。
以他看來,江東的確算是天下間難得的沃土,若是劉備能占據這等沃土,在他的規劃之下,恐怕大漢早就北伐至中原了,何至于一直偏安一隅
在這點認知下,諸葛亮一眼就看穿了虞翻的真面目。
只不過這才是真正的外交。
心中洞悉一切的諸葛亮好似被虞翻的這番話所感染,臉上有著不忍之色浮現。
“江東之難,我又何曾不知。
我也愿相信太尉對大漢的忠心。”
諸葛亮的這句話讓虞翻暗自松了一口氣。
可諸葛亮接下來的話,差點沒讓虞翻將口中的茶水直接噴出來。
“之前陛下將這件事送至前線讓大將軍表達看法時,大將軍特地為此事上書一封。
大將軍在上書中言道若梁州實在保不住,他便率軍退守劍閣,劍閣天險,逆魏勢必再難進取一步。
在阻擋住逆魏之后,他便會自請為荊州牧,親自順江而下為太尉梳理內政,以求彌補于江東民眾。”
諸葛亮說完后,虞翻好不容易從差點被茶水噎死的邊緣掙扎生還,但生還之后他的臉上還是流露著濃濃的驚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