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魏軍將堅固的營壘修建在斜谷口外,的確從事實上做到了,將漢軍堵在斜谷口內的目的。
無法率軍遠離斜谷口,與被直接堵在斜谷口內,并無什么大的差別。
州泰臉上的凝重,及言語中的勸諫意味,并沒有讓糜旸不喜。
哪怕州泰的推斷是有失準確的。
在糜旸看來,當下魏軍的大營中,并不存在大量魏軍。
聽完州泰的推斷后,糜旸輕咦了一聲。
“眾多賊軍”
而州泰在聽到糜旸的輕咦后,他不免愣了一下。
這四個字,有什么不對嗎
他與糜旸是被魏軍軍營中飄起的炊煙給吸引到山坡上的。
而從那遍布整片軍營的炊煙可以看出,斜谷口外軍營內魏軍的數量不會少。
至少在上萬以上。
梁州大敗,讓整個關中元氣大傷,這是事實。
可同樣的兵力放在整個關中是算少,但若集中在一處的話,那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通過敵人的炊煙遍布范圍,炊具數量來大致推斷敵人數量,是春秋戰國時期將領就會做的事情。
并且這個技巧,還被明明白白的寫在了兵書之內。
基本只要有看過兵書的人,都會熟知這個技巧。
可是從未領過兵的州泰卻不知道,往往也有將領,會因為這種慣性思維,而被敵方將領蒙騙。
見州泰還有所疑惑,糜旸指向身后那綿延的山脈,對著州泰言道
“若真有上萬賊軍在軍營內,賊軍為何不分兵囤聚山道險要之處,層層伏擊我軍”
褒斜道的地勢頗為特殊,雖縱穿秦嶺卻不必翻越大山。
這讓褒斜道成為秦嶺諸道中,路線較為平坦的谷道。
但谷道畢竟是谷道,地形又能平坦到哪里去呢
當年褒斜道在未修棧道之前,絕險處須攀爬而行,危險萬分。
后來戰國時期在秦國舉大量人力物力的修葺下,褒斜道才慢慢成為可供大軍行走的通道。
可褒斜道中還是有不少地方地勢水深流急,絕壁凌空,哪怕是有著棧道,但還是兇險萬分。
之前糜旸在率大軍通過時,是十分小心翼翼的,就怕被魏軍伏擊。
但結果并沒有。
這一路上走來,糜旸連一位魏軍的影子都沒看見。
這一點是很異常的。
曹真當年跟隨過曹操南征漢中,對于褒斜道的地形,他應當十分熟悉才是。
所以只要曹真不是個傻子,若是他手中真有上萬機動兵力的話,他就應當派出大軍進駐褒斜道,搶占各處險要之處,依托險峻的山勢阻擊漢軍。
歷史上曹真便是如此做,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于褒斜道中擊敗了趙云的疑軍。
這足以證明曹真不是不會做這一點。
但曹真為何沒有這么做呢
或許州泰會下意識地認為,是糜旸的威名恫嚇住曹真,從而讓他不敢派魏軍走出大營。
可這一點是不成立的。
糜旸承認他當下的威名,是會給魏軍帶來頗大的心理壓力。
可他的威名再怎么大,也不至于會讓曹真白白放棄上佳的天險。
連天險都不要了,還派重兵干巴巴的守著營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