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呢
牛金率著五千魏軍,很快就來到了離棘陽城處不遠的南就聚。
牛金初為曹仁部將,在曹仁戰死后牛金便留在了宛城中。
后來司馬懿坐鎮宛城之后,牛金也就順勢成為了司馬懿的部將。
早在曹仁部下時,牛金就常因勇武時常被曹仁委以攻堅之任。
及至歸附司馬懿后,牛金的勇武也進一步得到司馬懿的賞識。
而牛金雖作戰勇猛,但卻不是一個性格魯莽的人。
他剛剛率軍趕到南就聚后,就聽到斥候稟報,說是棘陽城外漢軍早就扎好營壘。
并且觀漢軍的作態,他們有包圍棘陽的態勢。
聽到這個軍情后,副將問牛金是否要趁漢軍的包圍態勢尚未形成前,率軍突入城內與城內守軍匯合。
若無司馬懿的囑托,牛金很可能會采納這名副將的建議。
但為了不違抗司馬懿的將令,牛金最后還是選擇在南就聚安營扎寨,與棘陽城形成掎角之勢。
在安排好扎營的事宜后,牛金親自寫了一封軍報發回宛城。
軍報中牛金將他探查到的軍情,一五一十地的稟報給了司馬懿。
在牛金稟報的軍情中,他提到了很重要的兩點。第一點就是棘陽城外的確有大量漢軍云集。
第二點就是領軍攻打棘陽城的,從將旗上看是張飛無疑。
這封軍報不過兩日,就被快速的送回到宛城司馬懿的手中。
司馬懿看著牛金送回的軍報,沉思良久后他終于做出了決定。
就在第二日,司馬懿就領軍一萬南下救援棘陽。
宛城作為拱衛洛陽的戰略要地,一直是有重兵駐扎的。
之前加上張郃的一萬軍士的話,單單宛城內外就有三萬魏軍。
不過隨著張郃領軍離去,牛金又帶了五千軍士南下,目前宛城內外只有一萬五魏軍。
而司馬懿不可能將一萬五魏軍全部帶出宛城,從而讓宛城陷入極度空虛的地步。
當司馬懿率軍離開宛城之前,他特地對留下的宛城守將言道
“我率軍離開之后,你務必日夜派斥候巡查周圍,不可放松大意。
我率軍南下南就聚,若有緊急軍情,你當及時報我。”
被司馬懿留下來守城的,是曹魏宿將戴陵。
戴陵雖算不上什么知名的大將,但從軍多年的他,一向以沉穩的用兵風格,深得歷任主將喜愛。
也正因為戴陵的這點特質,司馬懿才會將他留下駐守宛城。
可盡管如此,司馬懿還是連續對戴陵連續囑咐了好幾番。
面對司馬懿的多番囑咐,戴陵自是不敢怠慢,他連聲答應司馬懿,一定不會掉以輕心。
在得到戴陵的多番保證后,司馬懿方才放心的帶兵離去。
可是司馬懿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率大軍離開宛城的當日,一名隱藏在宛城外的漢軍斥候,察覺到他率軍離開的動向后,就立即朝著南方返回。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