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向謹慎的司馬懿,卻覺得事情不會那么簡單。
司馬懿好似覺得有一層迷霧,縈繞在他的心中,讓他心中總覺得有種不安。
但他現在卻怎么也撥不透那層迷霧。
就在司馬懿苦思冥想的時候,一旁的部下催促聲越急。
“將軍,棘陽不能丟呀”
部下的這一聲提醒驚醒了司馬懿。
是呀,不管張飛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棘陽都是不能放棄的存在。
一旦棘陽被漢軍攻取,那么宛城南部就將無險可守。在意識到這一點后,司馬懿很快開始調兵遣將。
他看向出言提醒他的那名部將一一牛金。
“你即刻領兵五千出發前往棘陽,在你領軍到達時,
若賊軍已經開始圍城,你無須著急突圍入城。
棘陽城北有一南就聚,你將軍眾囤積那處便可。”聽到司馬懿的將令后,牛金立即沉聲領命而去。
看著牛金離開的背影,司馬懿便又對著剩下的諸將言道
“諸君可回去整理行裝,過幾日,我將率后部大軍亦前往棘陽。”
司馬懿的將令有些讓諸將不解,可他們也沒明面上違抗司馬懿的將令,他們行完禮后便紛紛離開了大廳中。
諸將臉上的不解,司馬懿自然能看得到。
司馬懿也知道諸將為何不解。
正所謂救城如救火,棘陽城又是一座重要的城池,在漢軍兵臨城下的情況下,正常情況下司馬懿應該將大軍都派出支援才是。
但司馬懿一開始派出的,只有區區五千軍士。
五千軍士聽起來不少,但面對著兩萬漢軍,自保都尚且有風險,更何況與城內守軍里應外合擊潰漢軍呢
而若是司馬懿報的是不救援棘陽的目的,他沒有必要讓牛金率五千兵士前往棘陽,更沒必要表示接下來他要親率大軍前往棘陽。
司馬懿的安排聽起來很是矛盾,這才是宛城諸將不解的原因。
救不救,倒是痛快點呀
諸將不知道的是司馬懿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安排,原因在于他懷疑漢軍是想圍點打援。
圍點打援這個戰術,當初襄樊會戰時關羽就曾經用過。
當年在這個戰術之下,與漢軍進行野戰的魏軍下場有多慘,可謂是世人皆知。
盡管當下漢軍再難湊出關羽、張飛、馬超三員萬人敵齊聚的豪華陣容,但哪怕漢軍中只有張飛在,漢軍的野戰能力也絕對不容小覷。
“當車騎者,人馬俱裂”,這句話可是襄樊會戰時張飛勇猛的真實寫照。
在這種真實寫照下,由不得司馬懿不心生忌憚。
他之所以讓牛金率五千魏軍先行,一是要告知棘陽城內的守軍,援軍已經到達,好讓他們繼續堅守。
另一方面則是牛金乃是宛城內難得的悍將。
加上南就聚地勢險峻易守難攻,這樣就可在保證軍隊安全的情況下,進一步探查漢軍的真正目的。
從防止被圍點打援的目的來說,司馬懿的安排很是妥當。
可是司馬懿心中總是有種不好的預感,好似他忽略了什么關鍵的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