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他又說錯話了。
考慮到劉備的身體情況,張飛急的想伸手為劉備擦拭去臉上的淚水,可張飛的舉動,卻被劉備溫和地伸手阻止。
“無妨。
想來用不了多久,朕就可以與他們相會了。”
在張飛面前,劉備絲毫不防備地說出了他當下的身體狀況。
而聽到劉備的話后,張飛臉色大變。
在數萬敵軍面前,張飛也能神色自若,但劉備的這句話,卻讓張飛徹底慌了神。
“兄長,你可不能”
后面半句話,張飛沒有說出來。
只是劉備知道,張飛想說的是什么。
面對驚慌失措的張飛,劉備笑著握住他的手。
“益德
為兄總有離開的那一日的。
這是天命,非人力可以阻擋。”
說完這番話后,劉備握住張飛的手突然用力。
注視著眼前這位跟隨他數十年至死不渝的兄弟,劉備繼續說道
“為兄不懼死。
為兄擔心的是,在我死后,阿斗會鎮不住。
你這次歸朝,就不要再走了。
長安需要你,阿斗更需要伱。”
宛若托孤一般的言語,讓張飛也情不自禁地流出眼淚。
而面對著劉備的請求,張飛又豈會有拒絕的道理呢。
“兄長放心,有飛在一日,宵小之輩就斷難危害到大漢的社稷。”
聽到張飛的承諾之后,劉備漸漸松開了他握住張飛的手。
對張飛回朝一事,近來長安城內有著許多推測。
但不管對別人來說,張飛回朝有著怎樣的意義。
對劉備來說,張飛的回朝無疑是讓他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兄長信你。”
在張飛回到長安的當日,劉備并未對張飛進行大的封賞。
這讓長安城內的許多人感到不解。
雖說張飛并未參與北伐關中一役,但在荊州張飛也是發動了北伐的。
而且由張飛主導的北伐之戰,盡管未攻克下宛城,但也是收復了不少失地。
最重要的是,張飛的北伐舉動在戰略意義上來說,起到了牽制中原魏軍的效果。
若沒有張飛圍攻宛城,糜旸北伐關中時面對的壓力肯定會大大增高。
無論從哪方面講,張飛的這次都應該得到封賞。
可一切都很平靜。
只是就在眾人以為張飛歸朝一事,會這么平穩地過去之時,一道徹底引爆長安輿論的奏疏被送到了劉備的御案之上。
這道奏疏是由糜旸親筆寫就的,奏疏的內容也很簡單,就是奏請劉備追封故大將軍關羽為王。
盡管在之前的日子里,追封關羽為王一事早已經在長安城內鬧得沸沸揚揚。
可那時候并未有朝廷重臣出來,發表過對這件事的看法。
沒想到的是,就在張飛回朝的第二日,身為大將軍的糜旸會公開上書支持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