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孫慮坐下后,孫權一把抓住了孫慮的手,對著他詢問道“近來
慧恕可有好好教你”
孫權口中的慧恕指的是張溫。
張溫是當今江東最有學問的名士,孫權能讓張溫教導孫慮,由此可見他對孫慮的期待。
聽到孫權的詢問后,孫慮乖巧地言道“張師一向盡心盡力。”
孫慮的回答讓孫權臉上的喜意更甚。
張溫的學問自不必說,而孫慮的天資又十分聰慧,想來用不了幾年,他就會有一個出色的繼承人了。
想到此,孫權低聲對孫慮言道“過幾日,朕就會下詔立你為太子。”
孫權突如其來的這句話,讓孫慮的臉上浮現驚色。
他雖還是少年,但卻是知道太子二字的分量。
在浮現驚色后,孫慮的臉上卻并未有著喜色。
反而他還有些欲言又止。
只是聰慧的他,卻知道當下有些話是不能問的。
孫慮想問的是“那兄長呢”
孫慮再聰慧,到底是一少年,他的心思又怎么可能瞞得住孫權。
得虧孫慮沒問出這句話,不然孫權還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其實自他稱帝之后,就不斷有大臣上書,讓他早定國本。
對于這一點,孫權并非不知道。
他只是在等待一個時機而已。
或者說,他是在等待著一個“噩耗”。
依照心中推斷,想來那個“噩耗”這幾日就會送到了。
就在孫權想著這事時,剛剛成為大吳丞相的孫邵就手捧一封文書,急匆匆地來到了孫權的身前。
看著孫邵急切的模樣,孫權本能的感到不喜。
本來無論是按政績,還是按資歷,成為大吳第一任丞相的都應該是張昭。
可近來張昭說的某些話讓孫權感覺到,張昭有漸漸脫離他掌控的趨勢。
所以孫權就力排眾議,讓孫邵成為了大吳的丞相。
只是孫邵到底不是張昭,在心性上差了不少。
不喜之下,孫權忍不住冷聲對孫邵道“你身為一國丞相,一言一行皆代表著國之風度。
豈可貿然失態”
面對孫權的斥責,孫邵想開口為自己辯解,但最后他還是選擇將手中的文書直接送到了孫權手中。
在接過文書后,孫權淡定地展開文書看了起來。
他倒要看看,到底是何事,能讓孫邵如此失態。
可還未等看完呢,剛剛看完一半內容的孫權,就驚得直接從座上站起身來。
與此同時,孫邵又稟報了一件急切的事
“張公正率領部分重臣,在外叩闕等候著陛下召見”
張昭
與張昭互為君臣多年,孫權是十分了解張昭的。
張昭為何會對他忠心不二,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孫策的臨終囑托。
而今日張昭會率眾臣以叩闕的方式請求接見,為的不還是孫策嗎
想到此,孫權的心中就浮現了殺機。
多少年了,為何他怎么做,卻還是逃不出他留下的陰影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