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周魴既然能自請出使長安,那對自身自然是有著一些自信的。
在周魴看來,若是兩軍對陣,他面對糜旸只能掩面而走,可要是論起言語上的交鋒,糜旸倒不一定能討得了什么好。
糜旸的詢問,更是加深了周魴的這種感覺。
周魴微微昂頭,對著糜旸解釋道
“若是為公,我乃吳朝天子派來的使者,今日我所見者,應當是貴朝天子。
若是為私,我身為外朝使者,又敢與大司馬有私乎”
周魴鮮明的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而他的這番話,配上他那微微昂頭的表現,倒是讓一旁的張溫有些側目。
不得不說,這時候的周魴,的確有了一些歷史名使不卑不亢的影子。
可是糜旸在聽到周魴的話后,他不由得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向了他。
三國時期,江東的士人有時候的確是挺奇怪的。
該軟的時候比誰都軟,該硬的時候又總是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自信。
糜旸以為這種“病”只在虞翻,孫桓等人身上,可是沒想到,他眼前的周魴竟然也有。
正好的是,治這種病,糜旸是專業的。
盯著周魴看了一會后,糜旸實在忍不住了,他笑了出來。
真是給臉不要臉。
糜旸的笑聲中充滿了嘲弄與不屑,那笑聲也讓周魴重新感到了不安。
“吳朝天子
你說的是那位,當年被孤打的只身渡江,仰天悲泣的“孫一舟”嗎
或者說你說的是那位背棄長子,逼死嫡妹,以人臣之身卻敢妄自稱帝的孫氏小兒
周魴,虧你還是世家子弟,難道你未曾讀過詩經乎”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棄江東十萬子弟不顧,只身慌忙逃竄,是為無儀
淡漠親情,為一己私欲枉顧君臣大義,是為無止。
不曾尊師重道,對張公多次惡言相向,是為無禮”
“如此看來,你家“吳朝天子”,竟是連鼠輩都不如”
當糜旸的話音落下,不止張溫與周魴二人,就是一旁的蔣濟也愣住了。
堂內的人,除去丁封外,都未曾料到周魴只是矯情下,糜旸卻直接開大了。
至于丁封不曾意外這一點,乃是因為當年在公安城下,他可是親眼見到虞翻如何被糜旸罵的須發皆張的。
時間過去數年,怎的江東人士,還是喜歡上趕著被人辱罵呢
這種愛好,丁封實在理解不了。
不過盡管糜旸的表現出乎了蔣濟的預料之外,但細細回味著糜旸方才的話語,蔣濟卻覺得句句珠璣,一句都沒冤枉了孫權。
罵的好
相比于蔣濟心中的暗暗贊同,張溫與周魴二人,這下可是徹底不知道該怎么回應糜旸了。
一時間,任他們口才再好,又豈能扭曲事實,睜著眼睛說瞎話
特別是周魴,他現在簡直想給自己一巴掌。
來之前,沒人告訴他糜旸口才竟如此了得呀
這時候周魴才隱約想起,在他自請來長安時,虞翻與孫桓看向他的眼神,好似有著一些憐惜之色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