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糜旸能不能復制攻打長安的奇跡,在短時間內拿下宛城。
至少想攻打宛城那樣的堅城,糜旸要將荊州的大部分軍力調往義陽郡。
要知道現在的局勢不一樣了,曹魏不再兩面受敵,單單防守宛城,他們是有著足夠的軍力的。
而以糜旸的軍略,他會貿然將荊州的大部分軍力調往義陽郡,從而忽略了荊州的腹心之處嗎
這一點斷無可能。
排除掉這一點后,糜旸舞劍,意在何處,那是再明了不過的事了。
孫權第一時間在建鄴城中,就糜旸東征一事召開了大朝會。
當建鄴城內的文武百官,都聚集在剛修建好的大殿中時,孫權從他們臉上看到了,比自己還不安的神情。
這
孫權不禁撫頭。
不過正所謂,三室之內,必有忠信。
滿朝吳國,豈沒有一二敢戰之臣乎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見到周圍的同僚臉上晦暗的神色后,剛剛從長安出使回來的周魴,抬頭挺胸的從班列中走出身來
“糜賊,是神,是鬼乎
以我觀之,彼如我等一般,皆血肉之軀凡人也。
既是凡人,為何懼之過甚
且不說論天下水軍,我朝第一。
就說當下我朝與北魏乃生死同盟,我朝有難,北魏斷不會坐以待斃。
而集結我朝與北魏之力,漢軍雖強,非不可戰也”
周魴字字鏗鏘的表達了他的看法。
若將周魴的話一句句分析,不難得出他說的話,大多沒有實際用處。
因為他說的話,乃是眾人皆知的事。
只是有時候,話說的有沒有營養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表達出一個態度。
不管怎么說,在吳國滿朝文武都噤聲的時候,是周魴第一個站出來,發出了抗擊糜旸的第一聲不屈吶喊
本來還在撫頭的孫權,在聽完周魴的話,登時大喜。
周魴真大吳忠臣呀
“周卿所言甚是。
當年曹操率二十余萬精銳南征,不亦是折戟于赤壁
今日若糜旸膽大妄為,意欲犯我國疆域,曹操赤壁之殤,便是他前車之鑒也”
身為君主的孫權,立即接過周魴的話,親自鼓舞起人心來。
相比于周魴的話,孫權的話更言之有物一些。
江東的確是打過硬仗的。
可當年赤壁之戰江東能夠獲勝,乃是有周瑜在。
現在江東的周瑜,又在何處呢
一想到這,眾人紛紛將目光注視在站在首列的一位大臣上。
陸伯言,能戰否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