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在江水的帶動下,略微有所起伏的鐵索,糜旸對著身旁的魏延說道
“吳國的工匠,在偷工減料呀”
聽到糜旸的話后,魏延差點笑了出來。
依照當世的常識,若是足鐵的物件,是應該直接沉入江水中的。
哪怕長江的水位有所下降,又豈會有些部分會顯露在江面上呢
從這一點足以證明,吳軍近年來打造出的鐵索,絕不是全身內外都是精鐵鍛造。
不過這一點也屬正常。
雖說自春秋以來,吳越地區的冶鐵業就一直發展的不錯,可再怎么發展,也要受到時代的局限。
長江的部分流域,面積是不小的。
要想打造出,完全阻隔那部分流域的鐵索,是個相當巨大的工程。
東吳不是蘇聯,他沒辦法在短時間內,以最高質量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
而吳國工匠“偷工減料”這一點發現,無形中會讓漢軍接下來的行動,更加順利起來。
糜旸再次看向一旁的魏延說道
“今夜,不要讓孤失望”
糜旸話語中的囑托意味很濃厚。
知道內中緊要的魏延,連忙對著糜旸一拜道
“請大將軍放心,臣亦是荊州人士,水性頗佳。
今夜之事,斷然不會有所差錯”
聽到魏延的保證后,再看著長江上久散不去的霧氣,糜旸點了點頭。
時間過得很快,好像就是一眨眼的工夫,夜色就籠罩住了整片天空。
而當天空中的月光,朝著江陵城外照去時,空中出來捕獵的貓頭鷹,好似發現了什么令它畏懼的事一般,撲騰幾下逃離了這片空域。
那么貓頭鷹,看到的是什么呢
只見這一刻,在江陵城外的港口中正燈火通明著。
大量的漢軍,宛若暗夜中的幽靈一般,正林立在港口中,渾身上下散發著殺意。
而站在火光中的魏延,正滿頭大汗的親自指揮著士卒,陸續將一些巨物放入江水中。
能讓魏延在寒冷的夜晚頭上都是汗,可是他今夜的任務,定然不一般。
借助著周圍的火光,可以隱約看到那些被放入長江中的東西,好似是船的形狀。
但相比于尋常的戰船,那些東西卻顯得格外巨大。
若有人拿著火把,去往那些東西的跟前仔細觀看,就會發現那些東西竟然是一座座木筏
那些木筏,每個周長都達到百余步。
當這些巨大的木筏,全部被放進長江中,竟一時間呈現了遮蔽長江之態。
見所有的巨型木筏,都已經進入水中,魏延從岸邊直接跳上了為首的一座木筏上,然后下達了全軍出擊的命令。
在水戰中,霧氣是個絕佳的利器。
因為霧氣常常會影響到敵軍的視線。
為了對付吳軍,糜旸一共準備了數十個大木筏。
在那些大木筏上,不止有著荊州中善水的士兵,還擺放了許多草人。
糜旸給那些草人,穿上了吳軍的軍服,木筏上插得也是吳軍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