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公子卻不理會,直接將目光投向寧采臣“所以我勸你不要去那郭北書院,那等污濁之地,怎配書院之名,去了,只會為虎作倀”
“這”
“楚兄喝醉了”
“寧兄且見諒。”
聽此,幾人趕忙圓場。
然而,那楚公子卻不賣面子“我沒醉,清醒得很,別人怕他李留仙,我楚江流可不怕。”
“欲使其滅亡,必使其瘋狂,那李留仙如此做法,已是瘋中之瘋,狂中之狂,天下無人容得下他,滅亡只在頃刻”
“如今新帝登基,刷新吏治,重整乾坤,更得慈航圣僧領佛門相助,必能重現當年憲宗中興大治之盛世,掃平各路逆賊,十方塵囂”
“所以寧兄,我勸你一句,不要行差踏錯,上那賊人之船,否則受其牽連,與其殉葬,悔之晚矣來,馮兄,再滿一杯,你我同飲。”
楚公子說得臉面通紅,也不知是醉是醒。
眾人見此也不好言語。
只有一人認真了起來。
那就是
“兄臺此言差矣”
寧采臣站起身來,向那楚公子說道“郭北書院行事,雖有幾分專橫霸道,但值此亂世,理當有雷霆手段,方能掃蕩乾坤,澄清寰宇”
“如今天下,三教各門,雖說都為正宗顯學,但仍有門戶之見,派系之別,爭斗不休,禍亂不絕,天下亂局大半由此而來”
“郭北書院整合十方道統,消解天下紛爭,大舉推行實學,助益民生發展,百姓安居樂業,國力蒸蒸日上,一掃之前垂暮之氣,腐朽之象。”
“如此,豈為賊乎”
“此乃王道之師也”
寧采臣望著楚公子“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政失德者自該被取而代之,猶若生死輪回,此乃自然之理,天道之法,何來篡逆之說”
“伱”
聽他這一番話語,楚公子更是大怒起來,又是摔杯罵道“好啊,原來也是個逆賊,還未入那郭北書院,便被其邪說蠱惑,留你不得”
說罷,就要拔劍。
“楚兄,楚兄”
“不可,不可啊”
幾人見此,急忙將他攔住。
寧采臣卻是不懼“在下不才,雖手無縛雞之力,但也不懼利劍威逼,要殺便來,就是不知道楚兄家世,但不但得起這般后果”
“你哼”
此時,楚公子也冷靜了下來,看著有恃無恐的寧采臣,恨恨的將寶劍推回“逆賊,莫要張狂,新帝開元,圣僧回歸,朝廷必能重整乾坤,蕩盡不臣,屆時,爾等莫要后悔”
說罷,便悶做下來,不再理會寧采臣。
其他書生見此,也是無可奈何,只能勸說寧采臣坐下。
這般景象,近些年來,在江南各地屢見不鮮。
新舊理念的碰撞,沖突,影響,表現在方方面面。
文人士子的觀念,言論,立場,站隊也是其中之一。
以小見大,足可知曉,這幾年南方七省的風云變幻。
新朝舊朝,兩股勢力,各有一批擁躉,并且利益相關。
如此,爭吵都是好的了,直接動手,生死相搏都屢見不鮮。
這便是大勢席卷,浪潮沖擊,舊勢力舊規則的崩塌,新勢力新秩序的建立。
血腥,殺戮,必不可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