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棟林小聲的說道:“不行,我們加點稅。
我看漢中周報上介紹,陜北有些地方,大明官吏都把稅收,收到崇禎三十年。
我們不用加到崇禎三十年,多加一年稅,就再也不愁錢了。
我們進口糧食不收稅,我看報紙上說,我們每個月進口糧食規模很大。
取消糧食免稅,這些稅錢就能輕易滿足財政缺口。”
蘇河用手重重的拍在桌子上,語氣嚴厲的說道:“加稅,絕對不可以。
我們現在的稅收,對百姓來說,已經非常重。
再加稅,就要有許多百姓賣兒賣女。
稅絕對不能加。
百姓日子過得太苦,根本刮不出多少錢。
糧食進口也不能加稅,羊毛出在羊身上,糧食加稅,糧價必然會瘋漲。
糧食和鹽進口免稅政策不會動搖。”
現在統領府百姓的稅負很重,不能再加稅。
蘇燕自信的說道:“稅務局現在每個月收稅,都在小幅增長。
我們稅務局除去農稅,第四季度大概能有五萬兩稅銀。”
李志升提議道:“蘇統領,我們現在還有二十萬兩缺額。
不能加稅,沒辦法開源,只能盡量節流。
我發現漢中的農場,養著大量的雞鴨和豬。
這些畜生,要吃很多的糧食。
我為什么很少吃肉,就是我知道,肉都是用糧食換來的。
把這些畜生殺掉一些,還能賣很多錢。”
蘇河沒想到,李志升算計了半天,竟然盯上農場養的雞鴨和大肥豬。
“這些禽畜不能動,現在誰家養殖,舍得喂珍貴的糧食。
農場中喂雞鴨和豬,大部分是米糠。
它們主要吃米糠和野菜為食。
我知道米糠,在很多地方,仍然被當作糧食。
我從小就經常吃米糠,可以說我是吃米糠長大。
但米糠只能活命,它實在是不好吃。
有了糧食,誰又愿意吃米糠。
紅薯即將豐收,我們也從湖廣,購買到大量糧食。
現在滿足治下的百姓,一天吃兩頓飯,還是沒有問題。
人不吃肉食不行。
特別是軍隊,我要求他們每兩天必須吃一個雞蛋,每七天吃一頓豬肉。
現在大明朝的官兵,為什么比不上建奴的軍隊。
除了軍隊腐化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大明官軍缺少肉食。
游牧民族,吃大量的羊肉和牛肉,他們更加健碩。
我們沒有那么多羊肉和牛肉吃,但雞蛋和豬肉必須滿足。
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一點,只要沒到餓死人的程度,這些雞鴨豬不能殺。
還有一點,每逢大旱,必有蝗災。
去年陜西大范圍的蝗災,我相信大家都沒有忘記。
雞和鴨是蝗蟲的天敵,它們捕捉蝗蟲十分高效,能有效減輕蝗災的危害。”
王仲策聽到這個消息,他震驚道:“雞鴨還有這個作用,為什么沒有推廣開。”
一直沒有出聲的王文君,開口解釋道:“我想應該是大規模養殖雞鴨很困難。
我們衛生部,專門培養一批獸醫,用于防范禽畜得病。
取得的效果非常不錯,已經積累很多經驗。
對付大規模的蝗蟲,必須要大規模的雞鴨才行。”
蘇河確認道:“確實是這樣,沒有獸醫控制病情發展,大規模養殖雞鴨,很容易成批死亡。”
他又看向眾多官員,自信十足的說道:“缺錢的事情交給我,大家不用想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