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申報屬于哪個衙門,戶部尚書李志升和工部尚書張德志爭了好久。
這是能創收的衙門,他們都想由自己管理。
蘇河認為公司申報在戶部,交給戶部管轄專利。
他讓李志升抽調人手,在戶部成立專利司。
只需要一百文錢,就能申報專利。
新專利,嚴格審核發明人。
舊有的專利,按照先到先得的辦法登記專利。
有爭端,讓他們去大理寺打官司。
他們開完會議,其他官員都離開凌云殿。
蘇河讓妻子王文君,把家里的藥方都申請專利,在醫生群體中宣傳,申請專利的好處。
他同時讓鈴音,在漢中周報詳細準確宣傳統領府的專利政策。
報紙找到幾個典型,宣傳他們申報專利,獲得的好處。
漢中周報專門根據專利政策,做出一系列專題。
鈴音身為漢中報社總編輯,一直在旁聽記錄會議內容。
蘇河寫教材時,特別是語文書,就專門把標點符號和白話文語法,作為語文的重點講述內容。
現在統領府發布告示,都是文言文繁體字一版,白話文簡體字一版。
漢中周報除了特殊內容,整版都是簡體字白話文,上面還標注拼音。
方便購買漢中周報的官吏和百姓,學習簡體字。
現在各大酒樓的說書人,都給客人讀報。
漢中周報上面的內容,都會被人反復,逐字解析。
蘇河召集一批工匠,來到一間空曠的工廠中。
他們面前擺放黃道婆改進的紡紗機。
它一次性能紡三個紗錠,是現在全世界,最先進的紡紗機。
直到一百多年后,滿清大力強化腐儒愚民政策。
華夏的技術發展停滯,西方因為大航海,技術蓬勃發展。
它才會被大英工人發明的珍妮紡織機超越。
紡紗機的旁邊,是現在主流的織布機。
蘇河想要掙大錢,除了加稅之外,只能發展工業。
現在能發展的初級工業,就是以冶煉金屬為代表的重工業。
還有以紡織工業為代表的輕工業。
蘇河只記得珍妮紡織機和飛梭的基本原理。
這兩項關鍵的技術,能讓紡織業擺脫手工業發展,正式進入工業化時代。
讓蘇河仿制珍妮紡紗機和飛梭織布機,他沒有這樣的本領。
但他面前的這些工匠,他們都是最出色的一批工匠。
有的工匠,已經制造紡紗機和織布機,長達四十多年。
他們對紡紗機和織布機的了解,比蘇河要強許多。
之前的社會,工匠沒有動力改進技術。
他們費力改進技術,也不會被社會其他人接受。
改進出來,很快就被人仿制,不能獲得好處。
儒家理學還極力壓制社會的技術進步。
社會越是一成不變,就越有利于儒家的統治。
蘇河看著面前這些工匠,他們有的年紀很大,已經滿頭白發。
有的面孔稚嫩,剛剛成為學徒。
但他們臉上,都有對爵位和金錢的渴望。
蘇河指著紡紗機和織布機說道:
“我今天來給你們下達任務,只要誰能研制出紡十個紗錠以上的紡織機和飛梭織布機。
我會授予他九等勛爵爵位,賞銀幣五百兩。
有很多人制造出來,選取效果最好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