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做好,卻發現鹽戶全部都安心種地。
我帶人上門勸說,提前支付工資,這才招募一批人。
我又從自貢府刑局調來一批輕刑勞改犯,補上工人的缺口。”
蘇河也了解大明賤籍的苦難,樂戶和匠戶就是典型代表。
這些賤籍的人,過的普遍比普通百姓還要慘。
驢車來到鹽業公司的大門前。
這里有很多騾車和馬車,他們等待運輸食鹽。
蘇河下車走進鹽業公司,他看到自流井周邊,有很多用水泥修建的池子。
好幾個高低不同的池子連在一起,組成一個大池子。
池子之間具有高度差,能讓不同濃度的鹽鹵,匯聚到一起。
蘇河看著這些曬鹽池。
最高的池子,里面是剛從自流井汲取出來,較為清澈的鹽鹵。
鹽鹵經過幾天的晾曬,水分大部分蒸發,變成更高濃度的鹽鹵。
工人抽掉池子之間的擋板,高濃度鹽鹵,流向較低的池子。
擋板在重新插上,工人拎著木桶,給最上層池子中倒入剛從鹽井汲取上來的鹽鹵。
最低的池子,已經十分粘稠,經過幾天晾曬,食鹽就會析出來。
蘇河看到有的曬鹽池,池水已經干涸,里面全是白色的食鹽。
工人用木鏟,鏟起食鹽,把它們裝入麻袋中,這就是可以直接販賣的食鹽。
井鹽顏色接近雪白,雜質非常少。
不像海鹽雜質多,色澤偏黃,味道發苦。
姜之魚高興的介紹道:“蘇統領,只靠我們的自流井產出的食鹽,就能滿足整個四川百姓的基本需求。
加上貢井,我們不只能滿足自己,還能向外銷售食鹽。”
他指著這個鹽池,興奮的說道:“水泥的存在,讓曬鹽法完全取代煮鹽法。
以前就是池底鋪石頭,因為密封問題,鹽鹵大部分都滲入地下,曬鹽法效率很低。
現在自流井汲取的速度,已經快跟不上曬鹽的速度。”
蘇河看著自流井道:“還是要提高鹽業公司的產能,現在這點鹽完全不夠。”
蘇河說完話,他就走向自流井,查看工人們怎么從井中汲取鹽鹵。
姜之魚介紹的產能,只是百姓勉強夠吃,維持活命的消耗。
這批低價的井鹽進入市場,只是緩解鹽荒。
漢中鹽價最高時,一斤51枚銅幣。
蘇河去派人到市井中調查,發現因為現在的鹽價太昂貴,大部分百姓都不敢天天吃鹽。
有很多百姓,都是隔一天,吃一頓鹽。
鹽吃的多,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但現在絕大多數人,根本活不到,得心腦血管疾病的年紀。
鹽吃的少,會嗜睡、乏力,這個人基本喪失勞動力,嚴重會昏迷死亡。
食鹽除了平常使用,另一大功效就是加工食品。
腌制的食物,保存時間非常長。
現在蔬菜無法長時間保存,新鮮的肉類和蛋類也很容易壞,只能靠近農場的城鎮。
食鹽充足,就能制作各種腌制的食物。
這樣蔬菜和肉蛋類食物都能長時間保存。
曬鹽池建造非常容易,限制鹽業公司產能,只能是自流井鹽鹵的提取速度。
蘇河走進自流井,這是一個井口極大的鹽井。
鹽井上方架著一個大型轆轤,用于從井中提取鹽鹵。
轆轤就是一個大轉軸,上面連接繩子,繩子系著一個大鐵桶。
工人通過搖動轉軸,繩子帶動鐵桶上下移動,汲取井中的鹽鹵。
蘇河看到鐵桶被慢悠悠提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