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河本以為,田家鵬能推導出三四個公式。
他卻沒想到,田家鵬把大多數公式都推倒出來。
這就讓蘇河記憶比較散亂的知識,可以成為一個有效的體系。
蘇河準備根據這些知識,重新編撰小學和大學的課程。
他就用這些新知識,教授第二期科學院少年班的天才。
第一期科學院少年班的天才,現在已經是科學院的骨干力量。
他們加上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工匠,構成了科學院。
成體系的知識,能讓學生學習效率更高。
第二期少年班果然比第一期少年班學習的效率高。
少年班這些人自學能力極高,天賦也很強,智商都差不多。
要不然也不會在眾多人中脫穎而出,被蘇河選中。
蘇河已經準備了以這些科學院少年班為基礎,建立一所以科研為主,教學為輔的大學。
天文望遠鏡和顯微鏡透鏡組,就是蘇河考校田家鵬的成果之一。
田家鵬學習基本的光學知識和透鏡成像原理。
他就運用數學手段,推演出組成天文望遠鏡和顯微鏡的透鏡組。
天文望遠鏡和顯微鏡,已經通過水晶制造的透鏡復現出來,只是失敗了。
這次田家鵬在失敗,那就是理論出現了問題。
蘇河來到他平時給天才少年們上課的地方。
這些人分成幾個興趣小組,在互相討論著知識。
他們看到蘇河走進屋內,立刻起身恭敬地問好。
“老師好。”
“同學們好,今天老師交給你們新的知識。”
蘇河看著新一期的科學院少年班,他們之中有許多非常稚嫩的面孔。
這一期的少年班學生,平均年齡更低。
蘇河已經教導出師一期科學院少年班。
這期科學院少年班,基本就是放養狀態。
蘇河這段時間,大部分時候都在外領兵打仗。
很多時候只能通過信件交流。
但第一期科學院少年班,也涌現出許多天才。
只靠蘇河的知識,他們自學成才。
玻璃鏡工廠的幾名學生,是他們這一屆,成績最差的一批學生。
但這幾位學生的化學功底,都遠超漢中府現在最知名的化學家馬乾坤。
蘇河只了一個機會,這些不擅長科舉的天才,就有機會展現出他們的能力。
第二期科學院少年班開始,蘇河就不準備采取放養。
秦王府現在地盤已經穩固,從打天下變成打天下與治天下并重。
蘇河也已經完全掌控軍隊,秦軍現有的體系,士兵不被將領掌控,沒有軍閥生存的空間。
蘇河知道自己領兵打仗的水平。
他有后世的眼光,強在戰略和知人善用。
真正戰術層面拼殺,秦軍中大部分團長,實力都遠比蘇河強。
今后除非是傾國之戰,蘇河不會去領兵打仗。
他能有更多時間,治理地方,教導更多的學生。
蘇河看向科學院少年班第二期學生。
他們這些人,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戰爭產生的烈士遺孤和小學脫穎而出的天才學生。
想進入科學院少年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完全掌握小學教材上的知識。
蘇河準備開始上課。
他拉上窗戶的窗簾,只留下一道縫隙。
外面炙熱的太陽光,通過這道縫隙,照射進教室內。
蘇河手上拿著一個三棱鏡,他走到縫隙處。
“同學們,千萬不要眨眼。”
蘇河把三棱鏡對準這束光,太陽光通過三棱鏡的折射,變成了七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