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河笑著說道:“要鍛煉前線的將領。
我們現在的底蘊,已經能允許失敗一兩次。
將領們跟在我身旁和獨自領兵,對他們的鍛煉完全不同。”
秦軍現在已經發展壯大,這次又開始兩線作戰。
蘇河去任何一個戰線,都會影響另一只軍隊。
他所在的地方,物資和援軍肯定會優先滿足。
不患寡而患不均,在軍中會慢慢造成裂痕。
今時不同往日,秦軍也開始走向正規化,不再是草臺班子。
大量經過長時間訓練的新兵,他們已經知道為誰而戰,他們屬于誰的兵。
蘇河的軍校學生,占據著絕大多數軍官的位置。
蘇河起勢以來,收養了很多孤兒,他們大部分成為一名軍隊連級以下祝師。
控制著一支軍隊最重要的基層士兵。
經過多次戰爭的勝利,蘇河在軍中的聲望也達到頂點。
蘇河對軍隊的掌控,變得更加緊密,沒有任何人能取代他的地位。
軍隊規模也達到近三十萬,損失一兩支軍隊,也不會傷筋動骨。
最關鍵的是蘇熊等將領,經過多次戰爭的鍛煉,他們已經成長起來。
蘇河可以放心把軍隊交給他們。
他今后主要工作,就是搞好工業和經濟。
只要錢糧和槍炮充足,他麾下的士兵,就不懼怕任何一支軍隊。
秦軍現在已經完成全火器化,不再依靠大刀長矛拼殺。
全火器的軍隊,對后勤和工業的依賴極為嚴重。
哪怕軍隊所有制衡手段都失效,蘇河把他們的后勤補給一斷,這支軍隊也失去了戰斗力。
秦軍拿著火槍很厲害,真拿大刀長矛與明軍廝殺,未必能比得過經驗豐富的明軍。
秦軍強大的戰斗力,那是建立蘇河在漢中,辛苦創建的基礎工業之上。
火器只有成規模,才能發揮出它們強大的威力。
這也是蘇河不害怕大明搞火槍的原因。
沒有煤炭鋼鐵工業作為支撐,手工鍛造火槍,成本會突破天際。
大明朝根本養不起純火器的軍隊。
大明朝制造的少量火器,肯定裝備在家丁兵的手里。
火槍這種火器,沒有規模列裝,戰斗能力有限。
明朝貪官污吏橫行,到處都有漂沒。
明軍手中的火槍質量未必會很好。
李鳳鳴在馬車中,他與蘇河探討大明軍隊,可能在什么時候,發起全面進攻。
李鳳鳴聊了很長時間,看到蘇河心情不錯。
他才委婉的勸道:“秦王殿下,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您放棄親自指揮部隊,就要對前線將領充分放權。
戰場瞬息萬變,哪怕是在戰場的將領,有時都沒有辦法把握機會。
更別說遠在千里之外的秦王殿下。”
蘇河聽明白李鳳鳴的意思。
“李先生,你放心好了。
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一定會給前線將領充分放權。”
李鳳鳴聽完臉上露出笑意,他在這時勸導蘇河。
就是為了提醒蘇河,防止蘇河出一些昏招。
出現這個事情概率不大,一旦出現那就是天大的問題。